分析圖譜如下:

有人會問,你是怎么知道這些信息的,產品的分析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有時可能只是通過一個頁面,一個動作就可以分析出產品的某個側面,通過一個個側面的拼合,最后形成此產品的立體化全貌。
上面分析的結論,是由QQ音樂單曲信息列表界面分析得出的:

通過用戶喜歡的歌手還可以畫出“畫像歌手”,歌手也會有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曲風,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完美的畫出一幅歌手關聯圖,這些信息都會成為為用戶服務的數據。

還有,QQ音樂的搜索熱詞是千人千面,即每個人看到的熱詞是不一樣的;而網易的搜索熱詞是千人一面,即所有人看到的熱詞是一樣的。例如一個喜歡民謠的80后用戶進入搜索頁面,搜索熱詞中會優先展示民謠相關的歌手歌曲熱詞;并補充與用戶相關的熱門分類中,而網易云音樂是單純按照詞匯搜索量進行排序展示。
通過以上的功能對比、頁面對比,可以看出QQ音樂在產品的制作上更加細膩、更懂人性。產品如人品,誰做的好,誰就能留住用戶。在今天,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砸錢就能吸引用戶的時代了,用戶有著更多的選擇,更多的思想,砸錢只能暫時的增加用戶量,而不會長久的留住用戶,想要留住用戶就要多練“內功”。
C)優質的內容:
現在是內容為王的時代,再好的產品沒有內容也沒有價值,如果淘寶沒有了商品、公眾號沒有了文章、優酷沒有了視頻,產品也就不再是產品了。現在,都在提大數據分析、云計算、云服務,沒有了數據一切都惘然。音樂類產品最核心的就是音樂,誰擁有了更多的正版音樂,誰就控制了音樂的入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擁有更多的版權也要為此付出更多的版稅。如果只是花錢解決問題,對于產品來說就太簡單了,擁有了正版音樂只是擁有了最初級的數據加工基礎,我們還可以在這個最基礎數據層面上搭建更多的數據服務,如:外文歌曲的歌詞翻譯、外文MV的雙語字幕、歌曲的K歌曲庫等等。通過對音樂數據的加工,才可能滿足用戶更多層面的服務。
QQ音樂是如何對數據進行加工的?
支持音譯+翻譯歌詞。熱門歌曲中韓、中英、中日等等雙語翻譯能做到1小時上架,像Bruno Mars-Versace On The Floor 零晨24點上線,15分鐘后就有翻譯歌詞了。可見“兵貴神速”。
產品與產品間真沒有那么大的差距,中國人本來就善于模仿,你有的我直接模仿就好了,難的是“馬上行動”,細節決定成敗。提到“馬上行動”,讓我想起今年電視在播放“中國新歌聲”時,電視剛播完QQ音樂馬上就可以收聽下載,這說明在許多熱點電視歌曲類、音頻類節目上,QQ音樂與這些欄目實現了直播同步。
在這一點上可以想像得到,QQ音樂為了努力打造音樂類的第一平臺而付出的努力。

中韓歌詞互譯

歌詞注音
雙語MV。熱門MV發布后一個工作日內就有雙語MV,從這里可以看出,QQ音樂背后是有著一個強大的團隊支撐著整個平臺,重點是很高效。

K歌伴奏。K歌是一個強需求,很多人喜歡唱上兩句,陶冶情操。QQ音樂軟件的熱門歌曲均關聯K歌伴奏,滿足用戶聽、唱、看的體驗。
為了更好的說明QQ音樂在音樂類大數據上的優勢,我隨機搜索了幾個外文歌曲,整理成列表,對比如下:

有人會說,音樂產品不僅僅只是搜索,還有很多其它功能,如社區化、會員服務等,這些功能在音樂類產品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你卻只字未提。為什么呢?上面我已經說了,音樂類產品的核心是讓用戶“聽想聽的歌”,社交屬性的價值主要是增加用戶的回頭率,增強產品的粘性。如果提社交,其它公司與騰訊公司就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騰訊有著天生的社交基因,從QQ和微信上就可以看出,所以用社交進行對比是沒有必要的。
總結:
流媒體類產品,盈利模式沒有O2O模式那么多花樣可玩,用戶被服務的感覺也沒有線下服務來得強烈,但只要深耕細做,同樣會得到用戶的喜愛并愿意為此而買單。任何一款產品只要服務好用戶,讓用戶滿意,就能掙到錢。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