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滴滴與快的補貼大戰正酣之時宣布合并。2016年,正當市場因網約車新政出臺而惴惴不安時,滴滴宣布與其主要競爭對手、擁有國際背景的優步中國合并。至此,快的與優步品牌概念逐漸淡化,留下了的是今天的滴滴出行。
曾經一股腦涌現出的網約車平臺,如今站得住腳的只剩寥寥幾家,而滴滴的這兩回合并動靜都大到讓人疑其有壟斷之嫌。兩度整合之下,觀滴滴產業布局,依舊緊緊圍繞出行業務展開。
近日,國內知名電商門戶、“互聯網+”智庫——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正式推出生態型企業案例系列八——解讀滴滴出行“出行+”生態圖專題(www.100ec.cn/zt/qy_ddkd/) 。該專題對滴滴出行“出行+”生態圖進行全面剖析,形成了涉及動態、研究、生態圖、人物觀點等全方位解讀滴滴出行的專題報道。

專題還首度發布了滴滴出行的“出行+”生態圖,其內容分為出行服務、汽車電商、汽車金融、汽車后市場四部分。
出行服務:綜合滴滴出行、快的和優步中國APP,其出行服務可大致分為個人業務、商務業務、公共出行三大類。
(1)個人業務:包括出租車、專車(含與smart合作的凡凡接駕)、快車、拼車、順風車、代駕、國際合作出行(與Lyft、Avis、Budget合作)、人民優步+、優選轎車等。
(2)商務業務:包括專車、接送機、包車業務等。
(3)公共出行:包括公交查詢、班車業務等。
在出行方面,滴滴還掌握了涉及訂單分配、運力調度、地圖定位、車輛監控、定價支付的多項技術專利。
另外,通過合作與投資的方式,滴滴正在嘗試探索海外網約車市場。
汽車電商:包括試駕、汽車資訊、汽車銷售(汽車雙12)等業務。
汽車金融:包括滴滴錢包、金桔寶、車險、堵車險等業務。
汽車后市場:目前已成立滴滴車主俱樂部。
比起許多其他生態型企業,滴滴出行的業務顯然依舊聚集于出行領域。汽車電商、汽車金融、汽車后市場,這些都是汽車出行業務的延伸與拓展。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