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 CES的完美落幕,外資品牌和國產品牌的智能電視“創新秀”也落下帷幕。在本屆CES上,最大的亮點并非各大品牌所展示出的“黑科技”,也并非基于產品硬件的性能升級。CES上正在傳出這樣一個“信號”,國產電視品牌的競爭力整體提升,消費者對部分品牌的認可度甚至超過外資品牌。
作為2017年開年最大的“彩蛋”,國產電視品牌強勢發展的勢頭是否會延續?透過長虹、海信、創維等企業在本屆CES上傳出的“信號”,或許可以探尋到答案。
科技創新成為發展常態
在本屆CES上,長虹在電視品類上的展示可謂別具一格。這家來自中國科技城的家電企業沒有置身于OLED、量子點等顯示技術“紛爭”,也沒有“舊作翻新”的用提升硬件參數來賺取眼球,而是在即將到來的大屏顯示時代,率先推出有“第四代顯示技術”之稱的長虹CHiQ激光影院,及人工智能電視新款。
大屏幕、高亮度、長壽命、廣色域、低功耗是激光顯示的核心優勢。這款大屏產品所搭載的,正是長虹全球首創的超高效遠心激光光機和柔性菲涅爾光學屏幕技術。在兩大“黑科技”的應用下,長虹CHiQ激光影院打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家庭觀影體驗格局。
“大屏體驗環境下,人類的視野更加開闊。畫質、音質的大幅改善,既視感和沖擊感十分強烈。不管是看電影還是玩游戲,都有很強烈的場景代入感,讓體驗者仿佛置身于情景之中。”一位體驗過激光影院的業內人士表示。
近年來,科技創新已經成為長虹發展的一種常態。不管是電視、冰箱、空調、手機、壓縮機,或者廚電產品、小家電等,長虹將一系列自主研發的首創技術在家電上應用,極大程度改善了用戶與家電的交互體驗。
以長虹為代表企業只是中國家電行業整體發展的一個縮影,本屆CES上,海信、創維、TCL,以及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全面發力,中國電視產業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力壓外資品牌。
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本屆CES上,整個電視產業沒有被某一種顯示技術所主導,所呈現的局面是多種顯示技術并存。比如,國產電視企業海信在激光顯示、ULED之外,還布局OLED;TCL發力曲面LED同時,還率先在全球拉開了OLED量子點電視;創維主打超薄LED電視同時,推動了OLED全面國產化。長虹則采用了多顯示技術并存的發展模式,在堅持HDR、曲面、OLED,以及LED產品外,還推出了激光顯示產品。
外資企業方面,三星、索尼、LG、夏普等企業也“各行其政”,沒有之前那種“群攻”某一種顯示技術的局面,全球電視產業正朝向“百家爭鳴”的方向發展。
CES期間,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中國彩電將迎來發展的春天”。同時該負責人的預感也被同行企業所共鳴,海信集團總裁劉新洪也表示,“2017年將是電視行業的重要時刻。”
家電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視軍團正在摸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中日韓三國爭霸的局面即將被打破,中國企業將發揮本土優勢趕超外資品牌。
近年來,國內市場的“內戰”已趨于平息,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沖擊已平穩,國內電視企業基本上已形成定局,即創維、海信、長虹、TCL領跑。同時,受益于互聯網對傳統電視產業的沖擊,軟件、內容所占比例拉高,讓傳統電視商看到了新的盈利增長點。
技術創新推動了用戶消費升級,用戶對于大屏、高清電視的需求拉動了市場銷量,并激活智能運營。在長虹,智能運營團隊首年運營銷售額有望超過1.35億元,在智能運營的推動下,月活躍用戶占比從40%提升到70%,呈現出很好的上升勢頭。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