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315晚會上,因為“卡樂比”被爆出是來自日本核污染地區,電商又一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隨著電商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對于電商的種種新聞都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電商的概念最早是由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而在中國大家開始熟知電商是由淘寶開始的。這家在2003年成立的電商平臺早已成為了世界頂級的電商平臺。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一,預計交易額超過20萬億元。單單雙十一這一天,阿里巴巴成交額就突破了1200億。

做社交電商,網紅及自媒體是關鍵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以及自媒體時代大潮的來臨,電商的宣傳手段也是越來越豐富,小編記得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在電商平臺上挑選賣家基本都是通過親朋好友推薦來選擇,而現在隨著網紅和自媒體的走紅,各個電商也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網紅自媒體來進行宣傳。這其中有的電商自己就是網紅,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張大奕。
張大奕身為模特,在成為電商之前就積攢了不少粉絲,一開始她只是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穿衣搭配,后來她以此為契機轉型成為了一名淘寶店主,她的淘寶店以燎原之勢火遍社交平臺,推出的服裝常常幾秒之內就被一搶而光,她本人的微博粉絲數也從20幾萬躥升到現在的將近500萬。在2016年的雙十一,張大奕的淘寶店取得了女裝類目第一的傲人成績,全天成交額突破億元!

除了像張大奕這種本身就是網紅的電商,更多的電商越來越多的選擇網紅自媒體為自己的店鋪做宣傳。比如去年雙十一前夕,雅蘭床墊就聯手著名段子手大張偉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傳行動。

大張偉通過直發微博的形式引出雅蘭床墊,并且預告10月26日將會進行直播,之后雅蘭床墊以#如何睡到大張偉#為話題持續發酵,之后在10月26日的直播當中,大張偉一直躺在雅蘭床墊上與粉絲互動、自彈自唱。此次傳播為雅蘭床墊在雙十一期間帶來了1.2億的銷量,成為了類目收個破億的品牌,可以說是效果驚人。

這幾年,得益于社交平臺的飛速發展,電商已經從最開始以淘寶、京東等平臺為主發展到現如今多平臺共存,尤其是社交平臺,可以說是各個電商的必爭之地,像大張偉以及張大奕這種通過社交平臺來帶動產品銷量的方式,就是所謂的“社交電商”。而社交電商最核心同樣也是區別于其他平臺的核心就是“人”,也就是常說的網紅以及自媒體。
網紅以及自媒體在某些方面同明星一樣,都自帶粉絲以及名人效應,以前各大品牌們喜歡找明星代言也正是看重了這一點,也就是常說的粉絲經濟。現如今,社交平臺不斷發展,迸發了一批又一批的“草根明星”,也就是網紅及自媒體們,他們相比于明星更靠近用戶,往往也更能帶動用戶。各大品牌及電商也敏銳的觀察到了這一點,也開始紛紛通過網紅以及自媒體來宣傳自身的產品,前段時間世界著名鐘表廠商積家就找到了“中國第一網紅”papi醬為自家宣傳,而New Balance同樣也找到了papi醬。
2016年,微博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3.24億;截止到2016年9月,微信平均日登錄用戶達到了7.68億。這么龐大的用戶群體,電商不可能不去抓,而網紅以及自媒體作為社交平臺當中的“意見領袖(KOL)”,自然也是每一個電商都需要去爭取的,畢竟一個10萬粉的大V推薦了一家電商,哪怕只有1%的人去購買,這也是1000個客戶。
渠道下沉,三四線城市電商必將爆發
可以說,淘寶京東等平臺的出現為電商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自媒體時代多元化的傳播方式以及社交平臺的發展又為電商們提供了充足的養分,但同樣的,現在的電商越來越多猶如過江之鯽,如何通過社交平臺從繁多的電商當中脫穎而出,成了每一個剛起步或者正處于成長期的電商最關心的問題。
電商發展至今,各個一線城市的電商已經接近于飽和,下圖是“2016電商百佳城市排名”,可以看到,排名前十的城市基本均為一線城市。在一線城市電商接近飽和的環境下,二三線城市的網紅必將迎來爆發,而IMS新媒體商業集團一直以來幫助頭部自媒體提升價值并獲得了成功,在2017年IMS將聚焦二三線城市及垂直領域的自媒體,并通過WEIQ平臺扶持和提升二三線城市的網紅自媒體的價值,同時讓更多的電商獲得成功。

WEIQ是IMS新媒體商業集團旗下的自媒體廣告交易市場,目前已經有5萬+中小企業及電商通過WEIQ的幫助得到了成長,上文提到的大張偉就是WEIQ平臺的獨家簽約資源。IMS CEO李檬曾說“自媒體行業發展至今,已經過了頭部紅利時代,2017年二三線城市自媒體將迎來發展機遇。”而伴隨著二三線城市自媒體的發展,電商們也勢必借著網紅自媒體的發展迎來自己的成長機遇。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