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剛結束,充電寶租賃行業再度挺進“攪局者”。
今日,36氪獨家獲悉,移動電源租賃項目魔寶電源已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投資方為易車網某高層。
魔寶電源與該賽道的其他競品最不同之處在于其產品模式——基座式吸附充電模式。
簡單來說,魔寶電源走的還是 B2B2C 之路,但在B端布設的終端不是一個機柜,而是一個規格更小的充電基座,其上最多可以疊加五個魔寶移動電源同時充電,每個充電寶正面有針狀突起、背部有對應針孔,疊在一起充電時,彼此耦合,同時基座有一定磁力吸附以保持穩固。
此外,每個充電寶都自帶密碼鎖和充電線,C端用戶使用時,掃描充電寶上面的二維碼可以獲得一個隨機密碼,在充電寶上解鎖后才可充電,歸還時,將充電寶放回充電底座,充電寶屏幕即顯示歸還密碼,用戶在微信歸還菜單中輸入即可。

其產品模型示意圖 來自魔寶電源
關于充電寶租賃,36氪在《【獨家】朱嘯虎、王剛押注充電寶租賃,小電科技會成為下一個ofo嗎?》及《【獨家】朱嘯虎、王剛之后,IDG、欣旺達入局,街電科技會是下一個摩拜嗎?》等文章中進行過詳細描述。
這門生意由于壁壘低、重資產,且充電寶屬于標品,上游產業鏈較為成熟,因而競爭的關鍵在于點位布放、搶點速度和現金流的使用和流轉效率。
魔寶電源創始人歐陽揚認為,由于其產品體型較小、利于布放,因而相比競品中的機柜模式而言,成本更低、ROI更高、更容易鋪設;而相比桌面式固定模式,用戶使用度更自由,更符合生活場景,且獨立性更高,不需人工干預,可自行維護。

充電時模型示意圖 來自魔寶電源
不過,除了競爭層面,對于充電寶租賃行業,目前更大的疑問主要有兩:一是天花板有多高,二是生命周期有多久。
對于天花板即市場規模問題,看衰者認為,“偽需求”、“場景有限”、“不如單車替代性強”,因而市場規模很有限,但歐陽揚則認為,用戶習慣是可以培養的,如果C端用戶養成了使用租借充電寶的習慣,參考中國移動電源的市場規模,租賃移動電源的市場是在百億級別的。
而在生命周期上,對于大容量電池、快充、無線充等新興技術的出現是否會“終結”該模式,歐陽揚的個人觀點主要有兩:一是電池容量更大,而手機性能會不斷提高,因而能耗也會隨之變大,對于租賃的需求仍然會有;二是無線充、快充技術與充電寶租賃本質上并不完全沖突,是可以并存甚至技術上互為補充的。(對于充電技術的問題,36氪在《不說模式說技術,充電寶生意還能做多久?》等文章中有詳細敘述)
在歷時近三個月的研發之后,魔寶該業務將于 2017 年 4 月份正式對外推出。目前,魔寶在收費上采取 1 元/小時的收費模式,提前收取用戶的押金,據歐陽揚表示,目前單臺設備平均兩個月即可收回成本。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 CEO 歐陽揚有十年多互聯網產品技術運營經驗, 曾擔任易車汽車金融事業部副總、易鑫金融核心創始成員。此外, 團隊成員中,有前易車研發經理負責應用層產品技術、原嘉洋電池銷售總監負責硬件產品和供應鏈管理。
當然,對于充電寶租賃行業未來的想象空間,這些玩家所述說的故事不外乎“支付”、“征信”、“物聯網”等,但是對于這些非結構化的數據能否支撐起他們的故事,輿論似乎并不買賬,一位業內人士甚至直言“沒影兒、太玄乎”。
可見的是,在線上紅利吃緊、模式創新匱乏的今天,資本在其中的作用有時甚至超過了模式本身。此時不妨再翻翻曾斃掉的那些個線下項目,萬一哪天資本畫個圈,欽定下一個“新區”就是它呢?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