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政府提出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政策,重點在鋼鐵、煤炭、房地產領域實現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目標,目的是要通過調節,降低無效供給,提高有效供給,滿足市場對高端產品的需求。
鋼鐵行業作為我國去產能的重點領域,面臨著艱巨任務。根據數據統計,2016年,我國粗鋼產量已超過8億噸,而全球粗鋼產量為16.285億噸,中國產量占比超一半。一方面是我國鋼鐵產能巨大的現狀,另一方面卻是我國極少生產高性能特種鋼的尷尬。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鋼材出口是1.12億噸,同期進口是1278萬噸,出口的鋼材大部分以低端鋼為主,進口部分的鋼材則幾乎全部是高端的特種用途鋼材。
在發達國家,鋼鐵工業總量中,特殊鋼占比15%-20%,而我國這方面占比只有8%到10%。一方面是科技含量低,另一方面是效率低下。我國大部分集團鋼鐵公司在六七十年代建立,有的甚至與共和國的年齡相仿,體制僵化、技術落后、人員臃腫、效率低下,這些問題無疑不制約著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
相比之下,美國鋼鐵企業完全是市場化的運作,沒有上述種種因素的拖累和制約,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引進、已經在高性能鋼材、智能化工廠、節能環保等領域頗有建樹。例如,地處美國阿肯色州于2017年3月1日正式開業的BRS大河特種鋼鐵廠(Big River Steel),借助德國SMS Siemag最先進的特種鋼生產技術并融合了美國本土科技公司Noodle.ai研發的AI算法應用技術,實現了智能化工廠。BRS工廠通過廣泛分布的傳感器以收集數據發送BEAST平臺,幫助工廠在維護計劃、生產線調度、物流運營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致使該廠600人滿負荷可生產三百萬噸鋼鐵。
AI算法幫助工廠自動應對各類生產挑戰,今年1月,利用AI技術,BRS工廠實現首次全月不間斷生產,超過6.3萬噸熱軋鋼下線,創造了BRS運營團隊的歷史記錄。
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BRS大河特種鋼鐵廠,與傳統的煉鋼廠不同,其以舊汽車及工業建筑鋼鐵沖壓廢料為原材料(而非原煤和鐵礦石),采用頂尖技術生產世界級優質特種鋼鐵。這種鋼鐵具有高強度和輕重量的特點,產品大量用于汽車和運輸、油氣鉆井和傳輸以及發電和電力輸送等行業。
由于采用了最新的技術,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BRS大河特種鋼鐵廠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獲得LEED環保證書的綠色鋼鐵生產企業。
雖然國內大部分鋼鐵企業由于種種國情及歷史原因,不能完全效仿國外的做法,但是智能制造、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是值得國內企業學習和借鑒的,也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