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由探跡企業數據研究院打造的《2019中國B2B銷售人工智能應用白皮書》出爐。報告顯示,B2B銷售人員對AI的了解仍處于早期學習階段但銷售人員相信利用AI來幫助他們實現業務目標還是具有巨大的潛力——通過多維度的數據分析和預測模型,幫助企業獲取以前很難得到的“戰略洞察”和“需求洞察”。
人工智能(AI)作為一項引領未來的戰略技術,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爭取掌握主導權。中國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第二大市場,清華發布《中國AI發展報告2018》,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規模達395億美元,中國融資總額達277.1億美元,占到了70%;在全球人工智能專利布局上中國已超美國和日本,成為全球人工智能行業專利最多的國家。智能化轉型早已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行動,正在全球鋪開。
《2019中國B2B銷售人工智能應用白皮書》報告顯示,AI在預測建模,挖掘潛在客戶和識別市場機會,提高數據質量等關鍵領域的應用最收到受訪者的關注,其中59%的銷售人員希望AI能幫助他們挖掘潛在客戶。

對于大部分國內B2B企業的銷售線索只是簡單地把大量的名字列出來,最多把它們上傳到銷售數據庫,然后就等著銷售能主動給這些人打電話。然而幾個電話之后,大部分銷售人員都放棄了,把這些線索當作垃圾。一切周而復始。
顯而易見,上面這種方式會嚴重拖垮創收團隊的銷售效率——當企業銷售一邊在拼命工作以維持企業生存,一邊又在日常工作中受到阻礙——這就違反了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初衷。更可怕的是,這樣做會導致無數優質的銷售線索慘遭拋棄,因為它們被埋沒在堆積如山的垃圾線索中不能得到及時跟進。
成單很難,因此銷售代表們既要用盡一切辦法爭取跟進潛在客戶,又要比競爭對手更早地發現潛客。為此,他們需要獲得更優質的線索。利用AI,銷售從嚴重依靠主觀判斷的過程變成能夠靠科學分析方法確定的過程。 銷售人員可以根據客戶的潛在需求和興趣等級來確定線索的優先級,幫助銷售團隊以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式來確定努力方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同時指出,86%的受訪者認為可轉化營收、創造OPPs(有效客戶訂單數)和市場來源收入等營收相關指標是衡量銷售團隊是否成功的關鍵。企業實現是把銷售線索轉化成真正的銷售訂單,這個過程需要銷售人員在執行過程中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銷售自動化智能化可能是幫助高效執行這些費力任務并解放雙手的最佳方法之一。

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利用AI 來計算立項、銷售機會等,從而讓他們可以集中精力在投入回報比更高的地方。作為中國領先的企業電子商務服務運營商中企動力在利用探跡智能銷售預測方案形成線索推薦的循環優化,線索轉化率提升了7倍以上。通過探跡AI電話機器人的溝通記錄,51社保深入了解自己的客戶畫像及業務判斷,拓寬了新的業績增長渠道。
《2019中國B2B銷售人工智能應用白皮書》已開放下載,關注微信號探跡TUNGEE,回復“白皮書”下載完整版本。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