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首款支持北斗三SoC芯片 將高精度定位融入智能可穿戴設備
11月13日-11月17日,以“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及相關分會場舉行,被喻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高交會,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類展會。在此次高交會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上,星輿科技發布最新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設備解決方案,基于全球首款支持北斗三高精度定位SoC芯片,將高精度定位融入智能可穿戴設備,實現“芯片平臺+高精度定位服務+算法軟件”從技術到應用的完全國產化,也是北斗民用業務拓展的一次創新和飛躍。

星輿科技CEO呂韶清發布高精度可穿戴解決方案
基于全球首款支持北斗三SoC芯片打造高精度可穿戴解決方案
“我們這款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設備解決方案主要基于紫光展銳首款支持北斗三高精度定位SoC芯片來打造,集成星輿科技的衛星定位地基增強服務以及軟件定位算法,提高萬物互聯時代各類定位終端的定位精度,達到亞米級最高厘米級的定位精度。”據星輿科技CEO呂韶清介紹,這款方案的最大亮點就是在芯片上實現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衛星信號體制的功能,“北斗是國家戰略,得益于北斗三號衛星的性能提升,方案采取星輿科技首家支持播發北斗三衛星數據的衛星定位地基增強服務,提高參與高精度定位算法解算的衛星數,把原先傳統的5-20米普通GPS定位精度提升到亞米級(1米以內),甚至最高可達厘米級定位。”

“此次紫光展銳和星輿科技合作,相當于把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功能從更底層的意義上植入了芯片當中”,據紫光展銳負責人介紹,相比起原先市面上兒童手表、老人手環等智能可穿戴設備中Soc芯片外掛高精度GNSS模塊的方案來說,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
記者了解到,截至11月5日,隨著北斗三號第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3)衛星的順利升空,北斗三號IGSO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成,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將全面建成。當前我國北斗應用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隨著衛星導航技術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和領域的結合,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2020年前后將全面建成具備覆蓋全球的服務能力,屆時北斗產業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
據悉,星輿科技這款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解決方案,成功實現“芯片平臺+高精度定位服務+算法軟件”從技術到應用的完全國產化,也是北斗民用業務拓展的一次創新和飛躍。

媒體記者詢問方案亮點及對北斗民用的意義
主要用于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 老人兒童定位軌跡可及時追蹤
兒童智能手表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消費者高度關注,不少廠家都將目光鎖定在兒童這個群體,兒童手表類智能可穿戴設備也呈現出高速增長的勢頭,其中定位和通話是家長最關注的兩大功能,尤其是在各大城市,兒童跟
![]()
隨家長外出頻繁,兒童安全成為家長心中最大“命門”,通過高精度定位防止孩子走丟,也是一大迫切需求。“從目前市面的兒童手表來看,無論是采用基站定位、Wifi定位還是普通GPS定位,都達不到家長的需求,因此,在兒童手表里植入高精度定位功能后,將可以更好地輔助家長及時定位追蹤孩子的具體位置。”
據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受的意外傷害中,摔倒的比例占了40.60%,一旦摔倒,不少老人就陷入 “跌倒-喪失信心-不敢活動-衰弱-更易跌倒”惡性循環中,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社區養老、智能化養老趨勢漸顯,服務于老年人的智能手環類產品在市場逐漸走俏。
“比如,老人如果意外摔倒需要及時求助時,對老人的精準定位就成為一個剛需,癡呆老人、養老院老人管理等同樣需要高精度的位置和軌跡”,呂韶清介紹說。

基于該方案的各類應用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2307萬臺,同比增長34.3%,可穿戴設備市場未來幾年將繼續高速增長。記者獲悉,星輿科技這款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解決方案正是針對目前市面智能可穿戴類設備定位精準度不高、可靠性不夠的“痛點”來打造,可應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頭盔等多種類型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中,并大幅提高目前市面該類產品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