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整骨、換血排毒、無證打針,黑醫生、黑場所、黑藥品器械......”打開網頁搜索“醫美”、“整形”、“整容”等關鍵詞,接連不斷的負面消息迎面而來。“顏值經濟”使得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發展迅猛,而與龐大的市場需求相伴隨的,還有各種非法亂象的衍生,加強行業監管與行業自律已經勢在必行。
據近日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其中合法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僅占行業的12%。而“來錢快、誘惑大”的行業黑產,也滋生了大量的非法從業者,僅通過非法培訓機構短期速成便“無證行醫”。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的醫美非法從業者達到十萬以上,合規醫師僅占行業的28%。

為大力整頓行業亂象,日前,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要求醫美行業要將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放在首位,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5月21日,在人民健康舉辦的兩會“健康中國人”之中國醫美自律與規范發展座談會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和新氧科技聯合發起了“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以大數據支持,推進行業自律制度化。

值得關注的是,為支持自律行動,新氧依托自身的互聯網平臺,推出了“用戶風險指數”和“機構風險指數”。其中,“用戶風險指數”是基于新氧大數據,對全站網絡攻擊、信息漏洞及垃圾信息等適時監控數據庫,按照不同安全威脅對整體安全的威脅程度換算成的數值,數值越高,安全風險就越高。目前新氧已實現了高風險用戶的站內降權。
當然,最讓人害怕的是那些沒有資質的非法機構從事醫美行為。對此,新氧數據中心依據站外攻擊以及內部審核部門對申請入駐機構信息的審核,結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具備醫療資質機構名單,以及線下督察等形式,對各地區的醫美機構進行風險評估,形成“機構風險指數”,并通過不同渠道反饋風險評估結果,幫助消費者“避坑”。
可以說,兩大指數的定期發布,不僅是提升醫美行業自律性的有效手段,讓所有“黑產”瞬時浮出水面,也直接為消費者提供了醫美消費的“避坑指南”,讓人們更好的享受到正規、有保障的醫療美容服務。
為充分發揮平臺的示范作用,新氧已進行了嚴格的自查審核,包括含機構、醫生、內容、商品等全部維度的平臺治理工作,其中,清理違規商品共計6325,涉及商家共計2822家,醫生8559位;而通過專業的第三方驗證服務,自2018年新氧共完成了超過300個涉黑產賬戶的申請,通過對社區內容的有效治理,新氧目前已經禁止的風險日記更達到了5萬篇。據悉,未來新氧或將對“用戶風險指數”信息進行公開,在全行業實現用戶的風險排查,最終實現行業與用戶的美美與共。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