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會的成功閉幕,一件件即將落實的惠民政策廣受社會關注。5月29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系列講話重要精神,共建健康中國,共享美好生活。中整協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聯合新氧科技,共同發起中國互聯網醫美領域的救助計劃,旨在幫助我國因醫美事故、意外事故受傷害或先天缺陷等需要醫美救助群體,保障人人享有美麗,推動全社會關注平凡人的美麗需求。

黑醫美影響全行業聲譽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美的需求逐漸增強。很多愛美的人士,都希望通過醫美改善自己的外在。因此,除了先天畸形,近年來,還有一類弱勢群體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那就是整形失敗人群。
據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進一步指出,醫美事故高發于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傷致殘人數約為100000人,多數消費者投訴報案無門,維權異常艱難,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合法合規的醫美機構僅有12%,合法合規的醫生只占24%,而近九成的“黑醫美”機構中使用的90%以上的流通醫療美容設備都是假貨。這意味著,每8家醫美醫院只有1家合法,4個醫生只有1個合規,整個行業的非法從業者高達10萬以上,而每年因醫美致傷致殘的消費者也高到10萬人以上!
令人震驚的數字背后是黑醫美的泛濫成災,這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在破壞整個醫美市場的正常運營秩序,摧毀行業聲譽。如何為行業正名,讓正規的醫美摘掉因黑醫美成帶來的“有色眼鏡”是行業每個參與者都在思考與追求的。
新氧公益以正規為行業正名
當前,中整協與新氧科技共同發起的醫美公益項目,正是行業協會與頭部玩家努力為全行業正名的全新嘗試。這也是自5月21日雙方發起“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以來,放出的“新大招”。
據悉,新氧公益救助項目的資格審核、資金使用等將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確保首批1000萬及后續資金能夠聚焦于“因醫美消費外貌受損者或其他意外傷害造成的面容受損”以及“先天畸形”兩類人群。
整形修復不同于一般的整形手術,它不僅要解決整形失敗遺留的問題,還要恢復患者的正常的形態,并達到美化的效果。因此整形修復需要更長的會診時間以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同時手術的難度、對醫生技術和醫院設備的要求大幅度增加,這也導致整形修復的費用比一般整形手術高出數倍,對于整形失敗患者而言,這是時間和資金上的雙重壓力。
為了能切實幫助整形失敗患者走出陰霾,重拾自信,重獲新生,在中整協的大力支持下近百位三甲醫院的醫美專家將深度參與到救助項目中,為全國各地的申請者制定專項救助方案,并進行就近修復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正規、合規,新氧公益救助項目在報名、審核、提案、選擇以及費用撥付均由中整協、專家團等第三方機構主要參與協調。希望最終通過“醫美國家隊”在修復領域強大的技術優勢,參與項目的患者重拾美麗與自信。
不止善后,更建立全新信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反之亦然,要想禁絕黑醫美,同樣須從源頭著手。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朱美如表示:“守護美麗,該是醫美從業者的初心。過去,我們讓大家越來越接受大家選擇技術的手段變美,今天我們希望能夠與媒體朋友們一起呼吁,守護一些因各種意外導致面容受到傷害的朋友可以享受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希望我們的醫美可以跨出一小步,能夠關注到這群人。保障人人享有美麗,引導社會關注平凡人的美麗需求。這是中整協作為行業協會的社會責任,也是新氧作為第一互聯網醫美平臺的企業責任。”
此外在用戶信心的源頭上,新氧還將與赫斯特媒體中國集團旗下全球領先國際女性時裝媒體平臺ELLE世界時裝之苑達成獨家合作,攜手新氧邀請明星公益大使共同探訪受助者,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求助者的蛻變歷程,以此鼓勵那些因容貌受損站在角落的群體勇敢走進人群。同時,
呼吁大眾關注需救助人群康復全過程,向全社會傳遞美好精神力量。
早在2017年,尚起于青萍之末的新氧便開始用專業優勢踐行醫美公益之路。彼時,新氧科技創始人金星曾表示,將針對畸形、整形失敗人群成立救助組織,并聯合同行成立聯盟,專門服務這類弱勢群體。此時,千萬新氧公益救助項目正是對承諾的最好兌現。期待中國醫美行業步入正軌,走上正道。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