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到22日,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行。大會以"視聽改變生活、文化引領未來"為主題,匯聚了全國新視聽領域的探索者、實踐者、創新者、引領者,呈現了新視聽的最新技術成果及應用,展示出新技術對新視聽產業的巨大推動力。
在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展會上,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中的文化標本庫和基因庫、復合出版文化生產線、三維場景采集技術、平面畫卷采集技術、六通道全息顯示樣機、伏羲云文化大數據交互系統、數字電視網絡圖書館、紅色基因庫、數字書法桌、VR黨建機等一系列高新視頻技術成果絢麗奪目,全景式展現了全國廣電行業緊抓高新視聽技術發展機遇,加速推動視聽媒體向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轉型升級,推進視聽媒體向智媒化迭代演進。
一、5G+8K引領新視聽產業發展
2020年是5G加速落地的關鍵一年。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5G超高清技術產業鏈條正逐步完善。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寬帶網絡和5G領域)的通知》,提出建設5G+4K/8K超高清制播系統設施,完善5G超高清業務傳輸網絡等基礎設施體系,開展便攜式5G+4K/8K直播編碼總體方案設計,促進5G超高清設備規模商用。北京市極為重視5G高清視頻產業的引領作用,加快相關產業布局,積極推動設立5G+8K專項資金和京津冀新視聽發展基金,并將與國家廣電總局簽署《5G+8K+高清視頻產業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為高新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
隨著5G加速商用,5G+4K應用正在快速部署,5G+8K在視聽內容生產、制作、傳播、分發等各個環節的應用正在不斷拓展。
借力2022北京冬奧會直播,5G+8K視聽技術不斷完善。5G+8K超高清視聽應用場景廣泛,視聽大會重點展示了云轉播和云生產領域的應用。中國云轉播公司致力于打造超高清云轉播系統,開發了"5G+自由視角+云轉播"、"5G+多維視角"、"共同空間云體教"、"遠程混合采訪"、"虛擬互動"、"創新源"等系統應用,基于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聚焦拓展融媒體市場,采用"雙中臺+微服務"架構,實現轉播設備云端化和人員服務遠程化。云轉播的"全云+全IP+全移動+接入即服務"系統,可以為體育、媒體、文娛、教育等行業提供創新服務。5G+8K視聽內容云生產領域出現了百度云、金山云等一批云端高性能、智能化的內容制作和傳輸業務服務主體。
北京云轉播展覽現場
"國產"是今年大會5G+8K展示的關鍵詞。國產8K攝錄設備、國產收錄系統、國產編解碼系統、國產視頻處理軟件……國產5G高清視聽產品日益成熟。這些國產攝錄設備、后期制作軟件已經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國內超高清頻道的建設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利用5G技術基于對視聽業務創作、生產、分發、體驗等場景開展持續探索和實踐,通過融合ICT技術,打造視聽內容制作分發數字底座,推動行業向智、簡、融方向發展。中科大洋的"大洋8K非編"、"大觀視頻云(5G+AI)一站式視頻直播、點播服務解決方案",新奧特的"石墨超高清在線圖文包裝系統"、"VES超高清慢動作回放系統"等備受矚目。北京華創高科技術有限公司的國產超高清攝錄設備、高清演播室系統日益成熟;數碼視訊等公司生產的8K超高清編解碼系統、5G攝錄背包等5G裝備已經進入市場應用。
5G+8K展覽現場
5G+8K推動新視聽業務加速跨界融合,是智慧廣電發展重要驅動力。一方面,5G+4K/8K超高清視聽應用承載了多項技術,5G、云計算、大數據、超高清、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交互應用等技術都被納入創新應用場景。另一方面,5G環境下視聽媒體與萬物互聯結合更加緊密,5G+4K/8K超高清技術推動"視聽+"不斷擴展版圖,不斷拓展在文教娛樂、安防監控、醫療健康、智能交通、工業制造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5G+8K視聽內容在文化、旅游、健康和教育等跨行業應用不斷推進,超高清視聽技術在數字展覽、鑒真防偽、藝術鑒賞、展演展播、遠程醫療、教育培訓等領域應用逐步推進。
5G賦能超高清產業
二、人工智能賦能新視聽,加速視聽智媒化轉型
人工智能及其相關的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語音識別、認知計算、自然語言處理等在視聽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相關技術和產品貫穿整個視聽產業鏈。
智能云平臺為視頻網站提供一站式分發服務。網絡視聽服務商采用智能云技術,構建以視頻處理和視頻智能為核心的視頻云平臺,可以實現視頻采編、視頻轉碼、點播直播分發、視頻互動全流程的處理能力,同時結合視頻分析、審核、檢索、推薦、理解等視頻AI能力,協助開發者搭建與業務契合的全場景、一站式智能視頻云平臺,覆蓋視頻生產、處理、分發、消費的全流程。
人工智能推動視聽內容生產、發布系統進一步升級。在視聽節目的生產端和發布端,圍繞服務冬奧會的焦點,國內企業研制了多維運動智能拍攝系統、5G+AI智能一體化生產發布系統等新應用。虛擬主播、虛擬演播室等利用人工智能推出科技產品,不斷降低視頻制作成本,在短視頻領域得到廣泛應用;⒀拦敬罱ɑ⒀兰夹g服務開放平臺,開發"AI數字人技術",自主研發"天眼-內容安全AI云"審核系統,自制游戲賽事、綜藝節目,并通過跨界融媒合作開展《國家相冊》系列創意直播節目、《虎牙"益"家人》系列公益助農活動等。
科大訊飛AI虛擬人
三、虛擬現實技術不斷創新,推動視聽個性化、沉浸式、互動性發展
5G技術下傳播體驗更加沉浸化、低延遲、高清晰、智能化。特別是沉浸式技術,為視聽服務提供了多觸點、多通道、上下場景感知、雙向語音交互的沉浸傳播,用戶體驗更加個性化。
大會發布了大量與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全景視頻、3D、全息場景等新視聽技術手段深度結合的視聽呈現和體驗產品。由技術進展可以窺見,視聽服務正由平面視頻向360度全景式視頻演進、正由單向視頻向互動視頻發展。
展示節目制作領域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場景。新聞報道中視頻連線、新聞錄制、智能識別、新聞直播等服務使用的AR智能眼鏡,集合了AR、人工智能、視頻穩像等技術,實現策劃、采集、編輯、分發一體,以第一視角真實客觀記錄新聞現場,為日常采訪、重大活動以及突發新聞報道提供技術支持。
虛擬現實技術成為構建數字創意產業生態圈的基礎。部分參展公司基于虛擬現實技術,面向線上、線下、虛擬、現實構建數字創意產業生態圈。比如,啟迪數字天下提供"啟迪天下"數字黨建VR學習體驗平臺、全息VR直播平臺、AR云展示平臺等,面向視聽內容制作、傳播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展覽現場
另外,基于區塊鏈的版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日益成熟。多家企業推出利用區塊鏈技術,集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打造開放的版權平臺,并聯合法院、公證處、仲裁等機構建立版權聯盟鏈,將版權電子數據固化在區塊鏈上,實現版權登記、存證、管理、交易、取證、公證、鑒定、調解等全流程化的數字版權保護服務。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