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男人做醫美,只有0次和無數次,是什么讓醫美如此讓人上癮?恐怕是席卷每個人的容貌焦慮。
也難怪有人說,男性對美的追求,始于“靠臉真的能吃飯”的當代互聯網故事。
顏值經濟正在風口的當下,水光針、熱瑪吉、精靈耳這些原本只有女性群體才會提到的醫美項目已經不再是她們的專屬,他們也希望靠醫美重獲第二生。
男人們花在臉上的錢,甚至是女人們的2.75倍。
男性醫美的時代到來了嗎?
男性醫美風向轉變
從割雙眼皮、抽脂、磨骨,到水光針、熱瑪吉、精靈耳,醫美已經和衣食住行一樣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日常消費。
越來越多的男人成為醫美機構的?停渡碛“改頭換面”的事業中。
提起醫美,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女性,肯定也理所當然的認為第一個做醫美的也是女性。
但實際上,世界上第一個接受現代整形手術的并不是女性而是男性。
一戰期間,英國一名海軍軍官在戰爭中臉部嚴重毀容,英國醫生哈羅德從軍官身上切下皮膚移植到臉上,這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整形手術。
中國的男性醫美市場空間,未來完全有可能對標韓國、英美等男性醫美成熟市場。
隨著男性在醫美領域的占有率不斷增加,有可能會像女人醫美那樣出現專門做男性的醫美機構。
畢竟有前車之鑒,韓國就因為男性整形人數大幅增加,從而出現了男性專用整形醫院。
整形放到現在,已經不再局限于面部修復的治療手段,而是演變成了人們追求美的一條捷徑。
很長一段時間里,飽受“容貌焦慮“的女性成為醫美消費的主力軍,“整容臉”也飽受爭議。
不過風向最近兩年改變了,因為在顏值經濟來襲的情況下,不管是綜藝還是短視頻又或者是直播,看臉的時代讓大批光鮮亮麗的顏值博主被捧紅,小鮮肉也更加追求美,與此同時愛美之心也成為Z世代中的潮流。
男人更舍得花錢在醫美上
醫美機構擅長從一些護膚、保養的小項目開始推,畢竟女性相比男性復購率高,醫美的消費習慣更容易培養。
女性容易沖動消費,而男性則恰好相反,魚龍混雜的醫美行業讓男性在做決策時花費更長時間來考慮和衡量。
這也使得對于醫美了解不夠的男性選擇醫美的可能性很小。
但事實上,男性在職業生涯到達一定高度的同時,也會更加注重外表。
作為高端消費領域的中堅力量,男性在醫美項目上消費能力更強,不管價格多少只要下定了目標就會毫不猶豫的購買。
追求美不是女性的特權,男人也有愛美之心。醫美市場的女性主導地位,或許正在迎來挑戰。
不管是90后還是00后,都逐漸成為男性醫美市場的主力軍。不同于傾向于非手術類小項目的女性,男性則傾向于價格更昂貴的手術類項目。
所以男性偏愛的醫美項目,決定了比女性更高的客單價。
男性心目中的醫美項目,排名第一的毫無疑問是植發,畢竟我國每6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人有禿頭的困擾。
越來越多的年輕男性被脫發困擾,相較于女性可以選擇假發,男性則對植發的接受度都非常高。
這也讓我國植發行業去年突破了200億元的市場規模。
除了植發,男人們最愛的還有紋眉,去年618到今年618,男生紋眉人數增速超過女性高達18%。另一方面,醫美消費線上化的趨勢也對應了醫美消費的年輕化。
一個人精不精神,首先要看眉毛。所以男生的顏值焦慮,從解決眉毛開始。
紋眉作為醫美范疇的小手術,雖然也需要麻醉和護理,但現在男生對紋眉的接受度并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高。
雖然男性彩妝市場也非;馃,可以看到的是,很多00后男生都開始購買美妝產品。
但實際上相比化妝,不少男性對醫美的接受度更高,因為化妝難度更高也更容易被人看出來,而醫美是更為低調、隱蔽、高效精準的方式。
不過國內的男性醫美市場還處于萌芽階段,想要徹底撬動男性醫美市場并不簡單。
盡管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已經不同以往,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男性做醫美的心理門檻。
但大部分男性依舊對醫美避而不談,要想真正撬動男性的醫美市場,挖掘其潛力,就需要醫美行業去提升教育成本,進一步打破男性在觀念上對于“醫美”的排斥。
而且互聯網醫美目前的宣傳重點和套餐都還是針對女性消費者,對男性的吸引力和針對性度并不強。
此外,女性在醫美消費上會更高頻,這一點或許是男性醫美消費者目前還沒有的優勢。
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不可否認的是,男色經濟正在崛起。
成本20元的玻尿酸一兩萬,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一年狂漲80倍,從此也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女人們對于自己的臉真舍得下血本,但事實上,男人做起醫美來,在花錢方面絲毫不輸女人。
“男顏經濟”的崛起必然會撬動男性醫美市場這塊大蛋糕。
近年來醫美類APP男性用戶占比明顯上升,到今年5月已達到35.7%。
若干年前,人們對“醫美”“整容”等行為帶有一些偏見,如今醫美正變得跟化妝護膚一樣司空見慣。
這個號稱是“女性茅臺”的行業,正在“勾引”出所有女性包括不少男性的愛美之心。
實際上,雖然看起來女性仍然是醫美市場的主力軍,但男性的滲透率正在悄然提升。從數據來看,19-22歲年齡段的男性醫美人群比例有22.4%,而同年齡段的女性醫美人群只有男性的一半。
剛需、人多、出手闊,中國男性醫美市場遍地是金礦。
中國醫美市場的滲透率僅在2%左右,對比美國、巴西、韓國等成熟醫美市場大概10%的滲透率,至少還有5倍的發展空間有待挖掘。
而在這5倍的空間里,男性成為主力消費者的潛能不可估量。
此外,男性醫美和女性醫美的很多方面都不一樣,可以說完全是另一個掘金賽道。
男生們普遍訴求更自然和看不出整過,而女性則對于整容臉更為大方。
女性在審美認知上經過韓風、日系、歐美等各類風格的洗禮,已經形成出明確的訴求。但男性卻因為啟蒙太晚而還沒有建立起明確的訴求。
前幾天,“1.85億男生關注美妝KOL”的消息上了熱搜,從這也可以看出,隨著男性對于醫美需求的不斷增長,相應的市場空間也會越來越大,到最后可能是男女醫美各占半邊天下。
資本追捧下的輕醫美
醫美概念股今年在資本市場可以說是一路起飛。
但凡是有了跨界醫美的心思,隨后這家上市公司就可以連續收獲漲停板。
振東制藥子公司安特制藥從2018年開始連年虧損,但今年安特制藥靠賣脫發產品,不僅實現了營收大幅增長,而且還扭虧為盈,這與男性醫美和脫發經濟受到廣泛關注密不可分。
消費者對“變美”的追求推動了萬億的醫美市場。
即使在遭遇疫情沖擊的情況下,國內去年還是新增了5150家醫美機構。
但是在醫美行業野蠻生長的過程中,雖然有優秀的企業開拓行業標準,也有部分不良企業盲目擴張。
在莆田系醫美醫院誕生后,醫美就出現了信息不透明、定價混亂、水平參差、宰客的亂象,有說法稱,中國醫美“黑診所”的數量是合規診所的4倍。
不過隨著醫美亂象被整頓,更多年輕人放心大膽的步入醫美機構,消費者重拾對醫美機構的信任。
所以在去年疫情以來,線下醫美機構、美容院都在加速擁抱年輕人聚集的互聯網。資本之所以青睞輕醫美,也是因為輕醫美產業本身的市場大、高毛利、成癮性強。
相比于要動刀子的手術型重醫美,非手術型的醫美項目可以說是很輕的醫美了。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不僅接受度高,而且價格便宜消費門檻更低。
輕醫美主要分為注射類、無創抗衰類和激光類等,瘦臉針、玻尿酸注射、肉毒桿菌注射、水光針和熱瑪吉等都是輕醫美的常規項目。
因為亞洲文化中“少女文化”盛行,“白瘦幼”一直占據著主流審美。
所以這也導致了國內輕醫美的市場比重遠高于重美容整形市場,基本占據了七成左右的份額。
不過輕醫美也并非沒有缺點,那就是效果立竿見影,但維持效果卻不如重醫美,這也導致輕醫美復購率很高。
當然,這也正是醫美消費會讓人“上癮”的根源。
重度的輕醫美消費者,每年在輕醫美上都要花掉兩三萬左右。這個價格或許只能做一次手術醫美。
所以說更吸引人的還是輕醫美的低價誘惑。因為在新氧、大眾點評等平臺,隨處可見的都是低價的醫美促銷信息。
總的來說,男性消費者逐漸成為“顏值經濟”的收割對象,但想要真正要撬動中國的男性醫美市場,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