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發酵食品種類眾多,包括了食醋、黃酒、白酒、醬油、豆腐乳、豆瓣醬、泡菜、酸奶、曲拉等,這些傳統發酵食品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食品發酵技術是一種古老的用于食品長期保存的技術手段,其數千年的傳承過程也是人類數千年的微生物馴化過程,釀造體系中的微生物可能與人類協同進化,其中某些微生物的生理代謝特征可能不同于自然界存在的未馴化微生物。
我國傳統發酵食品多采用開放式發酵體系進行生產,其發酵過程需多種微生物協調作用完成,其中的微生物種類眾多、結構復雜。為了更好地傳承傳統發酵食品中的微生物,在現代生物學的發展推動下,以尋求優良菌種為使命的“菌種獵人”們開始了捕獲益生菌之旅。他們在世界各個角落細心探尋微小生命的足跡,并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激發益生菌的潛能,讓它們更好地造福于人類。新希望乳業的科技研究院里,就有一個致力于挖掘中國特色菌株資源的“菌種獵人”團隊。
尋找中國“菌”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為古老的生物之一,與人類世界息息相關,甚至共生共存。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這里棲息著總數約1014 CFU的微生物,它們的總重量可達1-2公斤,其編碼基因的總數超過330萬,約為人類編碼基因總數的100倍,因此腸道微生物又被稱為人體第二基因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組與人體基因組共同影響著我們的健康,但其原理還未完全探明。

不過,人類早已經開始研究利用這些被譽為“眾神之力”的微生物。國外有許多專家團隊通過對腸道益生菌的研究,建立了菌種庫,并將這些經過反復實驗確認功能穩定的益生菌種加入酸奶等食品中,用于調節腸道菌群健康和促進身體健康。而在中國,因為現代生物科學的發展起步較晚,我們在益生菌領域長久以來一直依賴于國外的專利菌種。建立中國人自己的專利菌種庫,保護國內菌種的生物多樣性,擺脫對外國菌種的依賴,是中國乳制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新希望乳業科技研究院,把構建企業特色菌種庫做為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國有著數千年的發酵飲食文化,尤其是新乳業分子公司所在地的四川、云南一帶,微生物資源豐富,蘊藏的價值巨大。建立本土專利菌種庫,不僅能夠根據中國人的腸道特征篩選出更為優質的菌種,更是為中國種源事業保存一份珍貴的數據和資源,在世界微生物史上留下“中國菌”的文化遺產,也為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將中國菌種不斷推向世界產生重要意義。

不過,要從浩瀚的原始微生物群中尋找到那一株最為合適的菌種并非易事,在“穩定性,功能性,安全性,產業化,市場化”等多維度的嚴苛要求下,科技研究院團隊花費了數年時間,走遍大江南北,經過了無數次努力和實驗,只為尋求那萬分之一的“可能”,努力敲開未知世界的大門。新希望乳業作為民族乳企,給予了科技研究院微生物研究團隊大力的支持。
新希望乳業致力于成為一家“科技驅動的世界級營養食品企業”,每年在科技創新上面不斷加大投入,在不到十年間,通過和國內外優秀科研機構院校合作,構建了“四洲六國”的全球化科研格局,并與國內外一流的乳品科研平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開展聯合項目,聚焦腸道微生物與健康領域。
茶馬古道上的“初心”
2019年12月25日,新乳業科技研究院在成都正式落成。擁有100多位專業科研人員的研究院整合了既有的科研中心和產業鏈平臺等資源,圍繞生物科技、精準營養、現代工藝、品質研究和質量管控五個方向,深度開展一系列解決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技術攻關工作,將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于產業鏈環節,實現未來“千人千奶”的新消費需求,助力“健康中國”的戰略實施。
新乳業構建起了強大的科研體系,而開啟“中國菌”的探索之旅也成為團隊的重要課題之一。科研人員通過探訪國內高校,和致力于菌種研究的專家學者們學習交流,探討“中國菌”的研究方向;探尋國內發酵食品產業地區,從各地傳統發酵食品中篩選菌種進行研究。為了擴大菌種來源,科研人員還嘗試探索熊貓的腸道菌群,從中尋找讓熊貓消化能力超強的微生物的秘密。在不斷的探索中,一顆承載初心的菌種在科技研究院誕生。

許多本土微生物其實非常脆弱,現代文明和雜菌的帶入,往往會讓這些本土菌種快速消亡,“菌種獵人”需要和時間賽跑,利用一切機會去尋找微生物資源。比如現在已成為明星菌株的C-1,就是科研人員隨新希望乳業“希望有你”公益團隊來到理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勒部查湊采集到了一份牧民自制的酸奶。理塘位于曾經繁榮的茶馬古道上,這里一度匯聚了各地的客商和來往的商人,保留了淳樸的本土飲食文化和多種天然的微生物資源,牧民自己釀造的酸奶,很有可能就是茶馬古道上中國美食歷史的“活化石”。
事實證明,“獵人”的敏感沒有錯。科技研究院的專家們在這份來自茶馬古道的酸奶樣品中分離出了一株株嗜熱鏈球菌,命名為C-1,取了四川、稻城的諧音。C-1不僅賦予了酸奶獨特醇厚的口感,其弱后酸的特性也深得研發人員的青睞。
歷經一系列深入研究,這株來自理塘的本土菌株2021年被投入到了生產一線。現在,它已成為新希望乳業旗下明星產品“初心”酸奶的專屬菌種,其發酵產品深受消費者們的好評和喜愛。這一口香濃酸奶的背后,不僅是中華美食文化數千年最原始的傳承,更有著“菌種獵人”們對初心的堅持。

經過團隊成員多年的努力,新乳業自有菌種資源庫已初具雛形。為了擴大菌種庫規模,更加深入地研究乳品微生物資源,2021年,新希望乳業和極地研究中心簽訂了新的科研合作項目,雪龍2號破冰船上的科研人員將把從極地帶回的微生物聯合新乳業科技研究院共同開展研究,雙方都萬分期待著在極地微生物里可以挖掘到更多的寶藏。
古老的菌種在茶馬古道上沉淀出中國美食文化,又被菌種獵人們喚醒,在新希望乳業的實驗室里煥發新生。在未知的科研道路上,新一代的獵手正在出發。在一代又一代中國食品人的手中,屬于中國的食品發酵美學正在不斷發揚光大。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