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月12日上午發布了最新的國內CPI數據。2021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0.9%,12月同比上漲了1.5%。對于大眾而言,感受最為明顯的食品價格,整體上小幅回落。尤其是作為價格風向標之一的豬肉價格,在12月份下滑明顯。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早先發布的中國養豬行業研究與商業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國人對豬肉的需求量大且短期內不會改變,預示著豬肉市場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只不過,面對國內豬肉價格起起落落的局面,需要考慮調整養殖和經營策略,尤其要應對素食主義、人造肉等新消費觀念所帶來的市場變化。

單純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看,食品價格出現比較明顯的價格下降,并且明顯影響到CPI。12月份,食品中的畜肉類價格下降22.2%,影響CPI下降約0.9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36.7%,影響CPI下降約0.81個百分點。其他的像蛋類、蔬菜類價格則明顯上漲,尤其鮮菜價格上漲10.6%,影響CPI上漲約0.23個百分點。

從12月份的環比指數看,畜肉類價格上漲0.5%,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0.4%,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如果對比過去一年期間的走勢數據,不難看出,豬肉價格可謂起起落落。總體上看,冬季消費旺季的時候呈現比較明顯的上漲勢頭,春夏期間價格普遍回落。

目前時值年貨節時段的消費旺季,豬肉需求量增加,供需平衡總體上有利于消費市場有序經營,但不排除臨近春節時段價格再次上漲的可能。總體上看,由于過去兩年,針對豬肉的價格調控已經體現成效,今年春節前后的豬肉價格預計不會像去年那樣出現“每斤豬肉三四十塊錢”甚至更貴的局面。

不過,對于生豬養殖行業來說,形勢似乎并不樂觀。整體價格走低,對于養殖戶來說,生豬的飼養收益不高。來自基層市場的信息顯示,近期豬價全面下跌,不斷刷新生豬實際收購價的最低記錄,部分生豬養殖的上市公司已經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面對新的市場環境,艾媒咨詢師認為,國人對豬肉的需求量大且短期內不會改變,預示著豬肉市場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除了生豬之外,與豬肉相關的腌肉、零食等行業,同樣依托豬肉供需的宏觀大局,對應的產品價格也會跟隨趨勢,或水漲船高。

傳統生豬養殖難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艾媒咨詢師建議養豬行業需要調整結構,學會借助AI、智能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豬肉產量,針對市場工序狀況,合理安排生豬有序出欄。

此外,還有一個值得重視的市場新動向是,大城市里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崇尚素食主義,或者選擇當下流行的人造肉等。在健康、環保的推動下,國際上的素食消費逐步發展。這一浪潮,可能會傳至中國;在人造肉方面,好奇、健康、不殺生是消費者愿意嘗試人造肉的重要原因,消費者對人造豬肉更感興趣,比例為31.5%。


在健康概念普及下,這些新的消費觀念所帶來的市場變化,可能讓其它對應食品成為與豬肉產品“同場競技”的競爭者。面對新的市場變化,養殖產業需要提前布局,進一步提高豬肉產品的食品安全和營養價值。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