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短視頻爆火、直播帶貨風靡的大背景下,職場人普遍不再滿足只有一個工作頭銜和能力點,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選擇用更深遠的視角,站在生活的遠景來規劃自己的職業,并依靠主副業互補獲取更強的職場安全感。
脈脈數據研究院聯合開課吧發布的《2021職場壓力報告》顯示,脈脈平臺端有超兩成的職場人選擇通過“發展副業”來解決職業瓶頸帶來的壓力。這樣的熱潮也使得“副業”成為了職場社區平臺上的高頻詞匯。
在脈脈,不少脈友發言分享了對副業的看法,從這些分享中也不難看出,“上班搞主業,下班搞副業”成了越來越多職場人的常態。
一位脈友在#我是斜杠青年,我的副業是_______#話題下分享了自身兼職的副業:“從19年開始學習心理學科,到現在我已經能夠在視頻社交媒體獲得5w粉絲了。雖然不是大博主,但是我收獲了心理科學知識和一個穩定有趣的表達方式~”。
另一位認證為快手員工的脈友則分享了他2016-2022年間的副業成果,從成果來看5年間有起有落,但不變的是勇氣和探索,“22年準備電商直播”,這是他對自己新的一年的副業計劃。

(脈友發言副業)
與此同時,面對疫情和直播帶貨風口的到來,很多實體經濟從業者也選擇成為“斜杠青年”以應對沖擊與挑戰。
“我是做電商運營的,我做這個已經有一年多了,目前收入也很穩定每天有千八百元,這也是我的一個副業,我主業是做服裝批發,近幾年的生意太差了,這個疫情有很大的影響。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了,實體店也慢慢的淡化了”,一位脈友分享了自己做副業的原因。

(脈友發言副業)
除了積極擇業的斜杠青年,還有著一群資深職場人運用自身掌握的行業資源和行業信息,條分縷析,積極推薦著可行的副業發展方向:知識變現、人脈合作、販賣時間、直播電商、職業教育、內容出海……

(脈友熱議可推薦的副業方向)
無論是積極探索的“新斜杠青年”還是有著深厚知識儲備和資源的資深職場人,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與發展,不斷學習,保持并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才是每一個職場人底氣和安全感的來源,讓自己成為多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也是每一個職場人持續前進最好的方法。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