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安德魯·卡斯特羅和他的朋友走過拉斯維加斯一家購物中心餐廳時,有件事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店里一個4英尺高的機器人正在將幾盤主菜帶到餐廳內的一張桌子上。“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機器人!”這位16歲的高中生說,“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當我看到那個東西自己移動時,我非常好奇,有時間我想來這里吃飯。”

這是一家位于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附近的餐廳捕食者魚屋Catcher’s Fish House(下文簡稱捕食者)。這家餐廳于2019年開始營業,但沒多久就遇上疫情爆發,因此不得不關閉一段時間。去年12月該餐廳在新地點重新開業,并且引入了一臺送餐機器人。
不同于當地人所理解的帶胳膊和腿的機器人,這更像是一個專門用于送餐和回盤的智能配送工具。在周五的用餐高峰期,機器人在店里來回穿越,承擔了許多繁重勞累的運送工作。機器人已經與店員形成有效配合,店員們親切地為它取名為Mike,他們認為Mike為重新營業的店鋪帶來了轉機。

事實上,深受店員和顧客喜愛的Mike來自中國,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機器人公司擎朗智能。在國內,擎朗機器人已成為65%的餐飲百強企業合作品牌。近年來其全球化部署的步伐也越來越快,頻繁出現在海外各大媒體平臺報道中。目前,其產品已登錄美國、德國、加拿大、意大利、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多個海外國家和地區。隨著擎朗機器人在海外市場的認知度逐漸提升,越來越多國家的餐飲行業開始嘗試使用機器人送餐。

“這是技術,這是一個科技世界。”捕食者餐廳老板史密斯表示,使用機器人的目的不是為了取代人工,它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能有效幫助提升餐廳的運營。同時機器人也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當它說話的時候,非常有趣,讓顧客耳目一新。
隨著餐飲市場的回暖,越來越多顧客開始回到餐廳消費,而應用機器人服務員帶來的更高效的人機配合,更安全的少接觸就餐環境,讓史密斯對于未來充滿信心。他希望很快會在拉斯維加斯再開一家餐廳,再配置一臺新機器人。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