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與手機并非兩個世界,需求與服務正在連接整個消費市場。
今年2月,一則蔚來入局智能手機的消息在網絡中傳開,這已經是半年來第二家要造手機的車企,再往前,去年9月吉利也曾宣布進軍手機領域。而這對于手機市場實屬一件新鮮事。
事實上,國內手機市場已經多年不見新入局的玩家了。
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達到頂峰,次年國內市場出貨量出現首次下滑,手機銷量向頭部集中,許多在2012年后興起的中小廠商在歷史的花名冊上逐漸被劃去名字。
這樣的情況下入局手機市場顯然并不明智。
一位手機產業鏈資深人士曾告訴光子星球:“吉利進入手機行業如果真的是想與手機廠商去競爭,那么一定是李書福瘋了。因為手機行業已經沒有任何可能去容納一個新品牌的崛起。”
不過上月末,李斌的幾句話道出了蔚來的目的,“蔚來并非從商業成功的角度去思考,而是給蔚來車主一款車機互聯體驗最好的手機”。
換句話說,得益于車機系統的迅速發展,手機在車端的需求正在不斷攀高,用戶需求的變化促使著像蔚來這般車企也開始認真思考造手機這項業務。
從直板、翻蓋、滑蓋到觸屏、全面屏、曲面屏、折疊屏,手機消費者對于智能機的認識也經歷萌芽期、換機潮直至成熟期,其使用場景以及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如果將每個階段拆解開,那么每個時代都有屬于它自己的特殊印記。
萌芽期:殺馬特與山寨機的時代
2005-2010年,智能手機誕出萌芽,雖然搭載iOS和Android系統的手機相繼問世,但當時的人們礙于信息流通速度,對于手機的追求仍是偏向于基礎功能,能夠打電話、發短信、聊QQ、聽音樂已經是多數人的夢想。
2007年在廣州打工的阿龍走入了一家線下手機門店,決心換掉自己使用多年的直板機,購買一款滑蓋手機。
不過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已經了出現更簡單高效的操作與交互系統。
而阿龍的注意力都在這款滑蓋手機流行的外觀和出色的音樂功能上,盡管當年他工資不高,但仍舊為這部手機花費了3000多元。
“這款手機保值嗎?”
“放心,我們是品牌手機,不會過一兩年就不值錢的。”
每每回想起這段與銷售員的對話,阿龍仍然忍不住“嘲笑”自己當年的天真。
不過,花大錢買手機在那個年代還是一個件面子成分大于實用的行為,根據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廣州城鎮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也就3349元。
這也給了售價便宜的山寨機一個崛起機會,彼時,走入手機市場的人們不難發現各種花哨的功能機,有閃著五彩燈光的,有貼上豪車標志的,也有自帶反向充電等“黑科技”的。
而這樣的機型無一例外都有著通病,即形色各異的外觀下系統呈現嚴重的同質化,同時作坊式工廠出身導致產品質量極其不穩定,更妄談售后服務。
但不得不說起家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的華強北,有著眾多對市場把控更為靈敏的本土商人。
彼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轟轟烈烈,不同文化和需求處在割裂、碰撞、融合又重組的階段。
一個叫羅福興的進城務工青年憑借夸張的外形,為這一批青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殺馬特文化,日后他也被眾人冠以“殺馬特教父”之名,而百度貼吧、QQ群、天涯論壇則是這些文化活動的后花園。
能隨時與網友聊天、追趕“潮流”、便宜,又或是能夠在來電或需要時大聲放出自己的“嗨歌”,這些需求亦使得這群極具個性表達和追求網絡認同感的年輕人,成為了整個智能機市場發展中的一環。
于是乎,一批有著相同“內核”,但披著不重樣且夸張外形的山寨機開始大量出現在追求“個性”的人群當中。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殺馬特”需要和“山寨機”劃上等號,而是他們都在這場文化碰撞中切中了自己的受眾群體。
換機潮:需求狂奔之下,線上購機崛起
2010年后,PC端需求開始大量向移動端遷移,國產手機品牌開啟了群雄爭霸的年代,而經歷了山寨機的洗禮后,“技術黨”逐漸登上歷史的舞臺。
技術黨們可能不太在乎顏值和看上去“炫酷”的功能,而是將參數、性能熟記于心,這或許也是如今手機發布會上,廠商們總愛將參數掛在嘴上的原因之一。
便宜、好用還不夠,廠商們意識到這一屆的手機消費者要求更高了。消費者愈發看重性價比,而與之伴生的線上模式也在悄然生根。
雖然線上購物對于部分PC端用戶來講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11.11也已經開始了好幾年,但要在網絡上購買手機,對于彼時消費者來說并不是一件易事。
如果說華強北是國產手機行業的最南端,那么中關村則是最北端,互聯網企業建筑的底層文化使其與華強北的草莽風格有著天壤之別,進而產生的互聯網手機模式也成為了中國手機歷史的轉折點。
隨著幾碗小米粥下肚,互聯網手機迎來爆發。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講,是否首次線上購機就擁有良好的體驗,關系著互聯網手機能否迅速改寫消費者多年線下購機的習慣。
實際上,京東早在2007年就發現了這一點。在京東轉型電商的三年之際,便發現客戶的售后評價有70%以上都與物流有關,于是京東一面著手建立自己的物流,另一面則為3C家電領域構建完整的售后服務體系。
這意味著手機消費者服務需求的覺醒遠比多數廠商意識到的更早。
2010年,京東在12個城市做到了“211限時達”和“售后100分”服務,即在自營配送城市能做到當天或第二天下午送達,以及商品質量問題在100分鐘內予以解決。
提前布局以及多年的耕耘,也使得京東如今依舊在數碼3C領域提供高出行業標準的服務。
從深層次的角度來看,互聯網手機打開了性價比與線上購機的大門,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進程,而線上渠道所推出的一系列保障服務,則消除了山寨機肆虐多年的“后遺癥”,為互聯網手機的增長清掃了認知障礙。
由此開始,全國將近30%的手機都將通過線上完成銷售,線上渠道對于手機銷售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
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約4.7億臺,是智能手機發展的銷量頂峰。
這年,由于4G網絡得到大范圍普及,網速迎來大幅提升,直播行業走上歷史舞臺,數以千計的直播平臺一夜之間涌入,“千播大戰”興起。同一時期,一股短視頻風潮也吹到了移動端,直至今天。
直播和短視頻帶來了兩個需求,一是屏幕觀感的需求,更高的清晰度和屏幕占比在觀看視頻時有著不一樣的體驗,另一個則是全民短視頻下,普通人展現自己的欲望加深,所帶來的拍攝需求。
2016-2020年,全面屏、曲面屏、劉海屏、水滴屏、折疊屏開始輪番上陣,升降式攝像頭、潛望式攝像頭、滑蓋式等機械層面的解決方案也層出不窮。攝影方面,三攝模組逐漸成為旗艦機們的標配,而四攝乃至五攝也在不斷被廠商推出,手機廠商從最初的比拍人、拍花、拍夜景,到最后開始比拼拍月亮誰更清晰。
不過,不斷增強的功能和升級的硬件似乎在初期贏得了消費者的狂熱,但之后卻又迅速轉向了冷靜期。
成熟期:需求細化,服務疊加
回到開頭,蔚來、吉利為什么開始造起了手機?實際是因為市面上并沒有專門為車機互動打造的手機。
更直接的原因是,消費者的需求正在不斷細化,不同的個體仍然在不斷追求自己的小眾偏好。
以電競行業舉例,中國電競用戶從2016年到2021年由1.3億擴大至4.25億,而從PC端移植至移動端的游戲也隨之使得手游行業開始崛起。
移動端具有突破空間與時間限制的特點,但由于散熱、功率、續航、畫質、流暢度之間相互掣肘,加之部分廠商并未切身考慮電競用戶的需求,手游市場長期以來都困于“休閑”分類。
從湯姆貓、flappy bird到手游“吃雞”、手游英雄聯盟等移植游戲,手游發展的十年并未像端游發展的十年一般百花齊放,手機端似乎很難出現專屬大作。于是便有“《原神》一出眾生平等”的說法。
實際上,在電競與手機之間出現矛盾之前,線上渠道提前感知到了消費者的訴求。
2020年,京東聯合手機廠商、游戲廠商、芯片及技術提供商成立電競手機產業聯盟,后又攜9大廠商發布電競手機標準,宣告首個由中國消費者定制的手機品類:電競手機。
如今,我們能看到不少非旗艦機型也能流暢享受游戲,甚至在很多方面表現得更好。
4月13日,iQOO發布了Neo 6,主打的便是強悍性能與高品質游戲體驗,從游戲的角度去看這款產品,便能發現iQOO為電競玩家做出的努力。
由于前述手機設備限制問題,發熱、高功耗、降頻一直是很多手機在運行大型游戲時容易遇到的問題,Neo 6給出的答案是“驍龍8+獨立顯示芯片Pro”,最新一代高通移動平臺提供強大的性能支持,而獨立顯示芯片則用以分擔GPU在運作時的高負載問題。
其運作方式是在原本游戲兩幀畫面中增加過渡幀,將90幀的游戲提升至120幀,又或者讓GPU渲染45幀,插幀至90幀顯示。前者解決游戲畫面不夠流暢的問題,后者解決高耗能的問題。
當然這里的手機獨顯芯片和電腦獨顯概念并不相同,不過這樣的設計方式似乎與當下最受歡迎的新能源SUV理想ONE有異曲同工之妙,以現有最佳的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最舒適的體驗,而非一股腦堆疊軟、硬件參數只為吸引消費者眼球。
但游戲在移動設備上的桎梏并非只有性能限制,操作方式、耗能、發熱等問題都會影響用戶體驗,如果沒有深入挖掘電競群體的需求,廠商就無法提供精確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特別是對于旗艦機型來講,作為廠商的主打機型,往往需要找到最廣大用戶的需求共性。兼顧整體性能與細分需求,對于廠商來說是一項挑戰,也更考驗廠商對于產品設計的能力。
以本次發布的iQOO Neo 6為例,作為數字旗艦的“小兄弟”,這款產品在設計時有意控制了機身尺寸,8.5mm的厚度和197g的重量提升了長時間操作的舒適感,自研的疊瀑稀土散熱系統與雙電芯等效4700mAh電池則是考慮到了游戲過程中的散熱及續航問題,屏幕壓感功能、10倍觸控分辨率以及1200Hz瞬時觸控采樣率為細致的操作提供了可能。
不過,由于智能手機在消費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即便是廠商帶來了細致化的解決方案,消費慣性也往往會為新事物帶來阻礙,如何讓消費者嘗試這種新式方案仍是個問題。
目前來看,電競等細分手機市場仍不算主流品類,消費者認知也不強,容易產生顧慮;二是根據PC經驗來看,游戲硬件的更新換代較快,手機缺乏手動升級硬件的能力,因此要想跟上最新的硬件只能更換整機。
在這個問題上,需要的是廠商和線上渠道分別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合力解決。
同樣以iQOO Neo 6為例,其本身并不是一部專門的電競手機,但該機充分發揮了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的全部性能潛力,讓驍龍8展現了最真實的性能表現,滿足用戶對于電競性能的期待。與此同時,iQOO Neo6對影像方面有著很高要求,通過軟硬件的協同讓用戶能在各種典型拍照場景輕松拍出效果不錯的照片,兼顧日常使用需求,而這體現的也恰恰是iQOO對用戶需求的洞察與關注。
從線上渠道方面來講,為了這次iQOO Neo 6的發售,京東聯合iQOO,根據不同時段下單為消費者提供了100%保值換新、80%保值換新等服務?梢宰屜M者在購買下一代機型時只用支付部分差價。
實際早在2021年1月,iQOO就聯合京東推出保值換新服務,包括iQOO 7系列、8系列、9系列、Neo5系列等產品全覆蓋,消費者的反響也不錯。根據內部人士向光子星球出示的一份數據顯示,購買iQOO 8保值換新服務的消費者,在短時間內依舊有50%以上的用戶會繼續通過保值換新服務換新下一代產品。
于消費者來講,在保值換新服務下,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擁有最新的體驗,降低了經濟門檻,減小了手機貶值風險;于廠商及上游供應鏈來講,消費者購機頻率的提升也對產業研發投入形成了正向刺激,不至于導致大量資金的研發投入卻只能由小部分人群享受的情況出現。
除了保值換新這一服務以外,京東也在不斷豐富自己的服務產品,比較突出的是2020年前后,京東對服務進行了全面升級,依靠多年的服務經驗梳理出幾十款服務產品。
針對售前、售中、售后三個方面,京東先后推出了分期免息、先用后付、100%保值換新、一站式以舊換新、小時達、30天無憂退、無限碎屏保、電池換新等服務。
這背后,實際是消費者對于服務的需求逐漸遞增的結果。
隨著消費人群主體的變化,90后、00后逐漸走入職場,開始成為國內消費主力軍,人群的變化往往也意味著消費理念的變化,從僅僅關注產品到開始關注體驗,甚至于物品身上被賦予的含義,而渠道在這一過程中也在從單一的退換服務到探索更深層次的服務。
結語
在消費市場中,需求與供給的關系并非某一方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正如喬布斯說的那樣,有時消費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幫助消費者正視自己的需求,幫助廠商理解消費者的需求,這便是京東等線上渠道鏈接品牌與用戶的意義所在。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人們對于手機的某一項需求并非僅存在于某一個時代,如對于通信、網絡或者屏幕素質的要求始終貫穿其中,但在消費者對于智能手機的認知逐漸成熟的當下,每項需求又在不斷細化、深入,甚至于對于硬件本身之外的服務需求也在不斷疊加。
過去15年,中國手機用戶的需求發生了多次迭代。如果說15年前國人還只是追求花哨的功能,10年前人們開始瘋狂追求硬件參數和性價比,5年前大家更多傾向于追求視頻體驗與相機拍攝效果,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則開始對于服務質量和細分市場的體驗有更強需求。
現今,如果阿龍再通過線上購買手機時,問上一句“這款手機保值嗎”,或許處在這個時代的他能得到一個超出預期的答案。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