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日本相機暨影像產品協會最新的統計報告出爐,今年5月份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相較去年同期下跌63.7萬臺,約10.4%。受全球芯片缺貨的影響,數碼相機已經連續10個月出現市場萎縮跡象,月總出貨量連續18個月不足百萬臺。
在今年,電子消費市場一直處于低迷不振的狀態,尤其是智能手機、PC、智能穿戴設備和數碼相機幾個大品類。在最新的市場研究報告中,今年1-5月期間,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銳減280.4 萬臺,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1.6%,導致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芯片短缺。雖然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單反相機出貨量卻增長1.7%,其中微單相機更是暴漲了40.4%,而事實上大幅暴跌的是不可更換鏡頭的便攜式數碼相機,這也說明了專業級數碼相機的市場表現并沒有想象中差。
不可更換鏡頭的便攜式數碼相機,比較經典的就是索尼的黑卡系列、佳能的GX7系列等,這類相機的主要特性就是便攜,但在智能手機的沖擊之下,市場影響力也在逐漸減弱。昨日,小米剛剛發布了與徠卡聯合研發影像系統的小米12S系列,作為國內第二個與徠卡聯名的智能手機品牌,吸引了不少的關注。而近年來,除了徠卡之外,像蔡司、哈蘇等知名的光學廠商也逐漸開始與手機品牌聯名,或者說是聯合研發,這些舉措無不是在擠壓本來市場需求日漸萎靡的便攜相機的生存空間。
就目前來說,即使是便攜式數碼相機在畫質表現上依然是略好于智能手機的,但最近幾年智能手機開始通過算法實現彎道超車,從“養眼”的角度來說,智能手機的影像系統已經達到及格線以上了。況且,智能手機擁有的一些先天性優勢是數碼相機無法比擬的,例如隨手拍的照片可以直接分享,也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進行美化,而這些操作,在數碼相機上幾乎都離不開一臺電腦。當然,這也不意味著便攜式數碼相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即使市場需求在不斷萎縮,還是希望相機廠商可以不要放棄這個類目的產品,給用戶多一些選擇。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