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為推出了首款具備北斗短報文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機Mate 50系列,引發了行業熱議。就《丁科技網》的觀察來看,熱議點聚焦在兩個方面:
其一,華為是不是首發?因為在華為宣布首發北斗短報文手機后,有網友指出3年前聯想Z6青春版智能手機就曾推出過這一功能。

其二,華為首發優勢能保持多久?據媒體報道,繼華為之后,蘋果即將舉行的發布會上,也會推支持衛星通信功能的iPhone。另外,國內手機企業也會大量跟進。
在華為是不是首發北斗短報文功能問題上,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聯想三年的PPT上講的是北斗系統支持短報文功能,而非手機支持這一功能,并確保在華為之前沒有民用手機能支持發送北斗短報文。

網友翻閱當時的發布會視頻以及查閱相關手機功能后發現,確如李小龍所言所言,聯想Z6青春版并不支持北斗短報文通信能力。因此,華為的確是首發者。
至于首發優勢,《丁科技網》認為需要具體分析。蘋果新iPhone支持衛星通信功能是大概率事件,但未必能支持北斗短報文功能。因為,在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北斗是唯一具備短報文通信功能的衛星導航系統,但蘋果基于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未必會支持北斗短報文功能。國內手機廠商則不同,他們沒有蘋果公司的包袱,肯定會大力推動這一功能的集成落地,以在中高端手機上與華為手機對齊。
客觀來看,短報文能力的使用場景非常有限,而集成這一功能需要在芯片、設計、成本控制、使用收費等方面進行創新協同,對于手機廠商而言是一項新挑戰。但由于短報文功能涉及極限環境下的用戶安全,因此即便使用非常低頻,也是非常重要的功能,甚至應該成為智能手機的一項標配功能。如同汽車的安全氣囊一樣,用戶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因此,在《丁科技網》看來,北斗短報文功能不是營銷的噱頭,而是務實的能力創新與安全保障,未來手機企業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推動天地一體的通信能力建設和普及,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和安全保障,也為衛星導航產業和智能終端產業帶來更大的前進推力。(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丁科技網)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