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性餐飲、冷鏈物流的興起,“懶人經濟”、“一人食”生活方式的流行,催生了預制菜的發展。廚電行業也“嗅”到了與預制菜協同發展的商機,一時間預制菜成為了眾多廚電品牌爭相入局的新風口。
未被“預知”的預制菜 廚電行業如何緊握新風口
預制菜市場逐現雛形,適配不同人群
預制菜的定義并不難以理解,它是用現代化標準,通過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科學包裝以及急速冷凍技術進行保存的半成品食物,簡單來說便是煮好了待加熱的菜。預制菜目前擁有較大的市場以及廣闊的發展空間,《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459億元,預計到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預制菜的種類也十分豐富,根據菜品的制作程度,大體分為即食、即熱、即烹以及即配四類。即食類是一些已完成殺菌熟制,開封后就可以直接食用的產品,例如我們常見的罐頭或袋裝食品。即食類預制菜一般適用于特殊情況下的臨時充饑,即食甚至不用加熱的特性非常省時省力,但是即食類預制菜的營養價值不高。
即熱類是經過烹調處理,已經是熟或半熟狀態,只需簡單復熱即可適食用的產品,例如即熱米飯、即熱飯團等等。微波爐是即熱類預制菜的“好搭檔”,使用微波爐加熱,兩三分鐘即可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即熱類預制菜適合中午時分在辦公大廈上班的“上班族”,到便利店買一份即熱飯菜,就能解決中午不回家時的“溫飽問題”。
即烹類則是指已完成對主要原料的一定加工過程,只需進行簡單烹調后即可再食用的產品。即烹類預制菜一般會將菜品的主食、醬料、配菜等進行分裝處理,類似于我們泡方便面的過程,食材處于“半熟”的狀態,我們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進行調料放多或放少的烹飪。即烹類預制菜給予我們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烹飪時間也能大大縮短,適合有時間并愿意嘗試烹飪的“廚房小白”。
最后一種是即配類預制菜,它一般是已經經過清洗、分切等簡單加工,只需去除包裝袋就能直接配到菜肴當中使用。即配類預制菜省去了我們買菜、洗菜的時間,對于熱衷烹飪的朋友來說可謂十分友好。
構筑與預制菜的聯系,已有人在行動
盡管預制菜行業已初具規模,但是預制菜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挑戰。首當其沖的便是預制菜的原始口感、口味的還原度問題,中式菜品的“好吃”與否與烹飪過程密切相關,屬于“二次烹飪”的預制菜,如何最大程度還原“現煮”的過程,是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廚電產品似乎能夠成為預制菜與“好吃”連接的“橋梁”。近日,國民家電格蘭仕發布行業首款預制菜微波爐,它一改我們對于“微波爐只能用于加熱食品”的固有印象,針對預制菜的口感還原問題,特別設定了主食、肉類、湯羹等多種預制菜的適配菜單,用戶只需輕點預制菜按鈕,選擇對應的功能與菜品克重,即可坐享美味。
以預制湯品為例,我們知道廣式老火湯最注重火候,若想令冷凍的湯品重新沸騰,預制菜微波爐要讓湯品快速完成-18℃~100℃的溫度變化,還要避免因長時間沸騰而導致汁水變少的情況。經格蘭仕烹飪中心團隊反復調試,最終,預制菜微波爐實現了將湯品沸騰時間控制在10秒以內,不用長時間等待,也能喝上一口靚湯。
此外,對于注重“味道鮮美”的國人來說,預制菜如何進行儲存保鮮也顯得尤為重要。與現摘、現宰的食材相比,預制菜可儲存的時間更長,但是相應地也更依賴冷凍儲存環境,這就需要我們家中的冰箱具備更大的冷凍儲存容量以及更精細的冷凍儲存分區。近日,TCL發布一款冰箱新品——TCL格物冰箱Q10,它特別擁有雙寬幅變溫空間,可進行-18°C~5°C的溫度調控,用戶可以根據儲存需求,把雙寬幅變溫空間的溫度調至-18°C,加上冰箱本身的冷凍室,將冰箱化身一個擁有370L冷凍空間的“大冷凍”冰箱,輕松應對特殊時期下的預制菜“囤貨”需求。
能否創造出更多的適用場景?
筆者之鄙見,預制菜的發展壯大不會對廚電企業產生威脅,或許還有望拉動新的消費需求。預制菜簡化了烹飪前期的準備流程,節省了烹飪所需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起用戶的烹飪樂趣。通過與預制菜相匹配的產品改良,預制菜從廚房走向餐桌,廚電產品也能夠在此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當然了,預制菜市場是一個龐大的“食品工程”,廚電產品也不單單只有呈上餐桌前的“后端”參與,在未來如何針對細分人群、細分場景等進行更加豐富的拓展,打造屬于預制菜的套系廚電,建立月子餐、健身餐、聚會餐等場景化飲食,答案,交給時間來回答。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