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移動影像領域的發展,華為此前于2022年7月發布新品牌——華為影像XMAGE。2月26日,在2023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3)期間,華為正式發布《華為影像XMAGE 2023年度趨勢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對當前移動影像的趨勢、價值進行深入闡釋。
《報告》的樣本來自華為新影像大賽的參賽照片和視頻。華為和創意公司FactStory對新影像大賽的參賽作品進行分析,從自然風光、人造環境、室內、關系、身份、青少年,日常、文化遺產、技術,以及可持續的未來這10個方面,甄選出以下趨勢:落日余暉、自然風光、社交關系、家庭紐帶、寵物寫真、夜的氣質、情緒取景、光源靈感、日常可視化等。

以自然風光為例,在所有參賽作品中占的比例最高,達到80%。清澈見底的大海、連綿不絕的雪山、無邊無際的向日葵花海……無需濃厚的濾鏡,參賽者們用華為手機真實記錄下一幅幅大自然的美麗“畫卷”,還原了生活最純粹的色彩。
在分析師團隊看來,本次新影像大賽的參賽作品更為關注真實地呈現,而不是表現參賽者理想中的自己。它們更多地展示了真實的瞬間,并反映了參賽者對日常生活的洞見。
此外,室內、關系、身份等趨勢下的作品,則主要聚焦人物與寵物。騎在爸爸肩上的小女孩、開懷大笑的夫妻、袒露肚皮的小奶狗……一張張照片充滿趣味性,展示著親情、愛情、友情,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傳遞著溫暖人心的力量。一張張構圖、色調各異的照片,又彰顯著不同的情緒與鮮明的個人風格。
深耕技術創新,優化拍攝體驗
值得關注的是,在華為新影像大賽中,每一張照片的思想與情緒傳達都與其背后的移動影像技術密不可分。以人物照片為例,在自拍的過程中,拍攝者會利用華為手機的超廣角鏡頭,搭配超廣角畸變矯正技術完成單人自拍或多人自拍,記錄下情感的自然流露。在移動影像技術的賦能下,一個個暖心的團聚瞬間被定格,成為人們永恒的回憶。
事實上,為使用戶獲得更優質的拍攝體驗,多年來華為深入洞察公眾心理和需求,并在影像技術創新上針對性地投入。基于此,華為在移動影像領域持續為消費者帶來升維的體驗,同時為更加豐富的攝影題材創作帶來想象空間。
從率先使用后置雙攝系統,發布AI攝影功能、“超級夜景”功能,再到推出潛望式長焦鏡頭、XD Fusion圖像引擎與“計算光學”理念,華為在移動影像領域的持續探索,為其積累了豐富的影像技術資產。而華為影像XMAGE,通過在光學系統、成像技術、圖像處理等領域持續優化,不僅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影像體驗,也為系統化構建影像技術能力打下扎實基礎。也正是基于華為在移動影像方面的技術積淀,新影像大賽的參賽者們通過更加簡便的操作記錄下一個個難忘的時刻,呈現出一幅幅精美的影像。
如視覺社會學家Nichole Femandez所說,這些影像表明,華為手機的拍攝功能非常強大,賦予了每個人“影像消費者”和“創作者”的雙重身份。即使是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普通人也能成為攝影師,捕捉他們認為有意義的時刻,創造出他們引以為豪的參賽作品。影像創作正在變得越來越普及。
聚焦影像文化,追尋“詩與遠方”
在移動影像領域,華為除了深耕技術創新與拍攝體驗,還持續聚焦影像文化。從2017年起,華為發起新影像NEXT IMAGE發展計劃,通過新影像大賽、新影像社區、新影像展覽、新影像學堂,為消費者搭建了全新的影像文化交流學習的平臺,并賦予移動影像更多的文化內涵。華為新影像大賽作為一項面向全球的手機攝影賽事,激發了全世界用戶的創作靈感,也為華為用戶提供了向全世界講述個人故事、介紹當地文化的機會。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華為新影像大賽的一幅幅作品,人們不僅可以體會到其背后蘊藏的情感溫度與價值,還會提升對藝術創作的興趣。
華為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曾表示,華為影像XMAGE將是華為移動影像的專屬標識,宣告著華為在影像領域的領先與成熟,也將代表華為的持續突破與承諾。有理由相信,伴隨著華為影像XMAGE的發展,華為新影像大賽將成為更具影響力的賽事,鼓勵越來越多的人用移動影像表達情感、彰顯自信,并追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值得一提的是,2月27日,華為終端BG大規模亮相MWC 2023,全方位展示了華為在移動影像、運動健康、智慧辦公等領域的創新技術、旗艦產品和生態布局,包括HUAWEI Mate 50 Pro、HUAWEI WATCH Buds、HUAWEI WATCH GT Cyber等各個領域創新產品悉數登場,打造出智慧科技與潮流生活場景相融合的沉浸式體驗。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