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很多年前,小編還記得很多朋友都喜歡曬自己電腦的開機速度打敗了全國多少多少電腦。當時小編也是很迷惑為什么我的電腦開機就那么慢,后來仔細研究后發現了固態硬盤這個玩意。我們只需要把電腦系統安裝到固態硬盤上,那開機速度相比機械硬盤肯定有一個質變的提升。
近些年隨著固態硬盤產品的飛速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使用固態硬盤來取代機械硬盤,一些電腦廠商以及游戲機廠商也都采用了固態硬盤的存儲方案。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般用戶使用固態硬盤的代價是較大的,就拿三星著名的固態硬盤980 Pro(1TB版本)來說首發售價就直逼2000元,這別說還有一些奸商哄抬價格了。但在今年618過后,固態硬盤迎來了一波斷崖式大降價,和三星的老旗艦980 Pro相同規格的國產pcie4.0硬盤 4T版本居然只要1000元。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讓固態硬盤市場造成如此大的動蕩呢?
固態硬盤顆粒
在說清楚這些之前,小編還是給大家稍微科普一點關于固態硬盤的知識。固態硬盤的體積非常小,它內部用來存儲數據的顆粒占據了整個產品生產成本的百分之80。所有固態硬盤產品的發展都離不開存儲顆粒,如何在現有的顆粒里面塞入更多的數據成為了廠商降低生產成本的唯一方案。
大多數廠商會采用兩種解決方案,首先是在一個存儲顆粒中采用平面增加數據模式,大致的發展歷程就是以下五個階段SLC、MLC、TLC)、QLC)以及最新的PLC,但到了PLC階段的時候廠商發現這種平面增加的方式總有個盡頭,數據量的提升已經很低了。于是乎,就采取了另一種方案—3D NAND,多層次的堆疊方式,也就是不斷的往上堆疊。如今的閃存堆疊層數已經達到了64層、128層。憑借這兩種方案固態硬盤的價格確實有一些下降,但總得來說降低幅度不大。
市場需求的變化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什么產品,一旦需求量小于生產量,那么價格一定會下降。每一個時段用戶對于固態硬盤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更不要說最近幾年的大環境不佳,PC裝機行業對于這種配件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減少。但固態硬盤顆粒這玩意可沒那么簡單就減產,因為這種超大型工廠制造的顆粒數量都是固定的,隨意的增加和減少都會造成損失,并且機器一旦開工想要停下來無疑就是壯士斷腕。當然,也有一些機智的老牌廠商及時止損(鎧俠、美光),降低了生產量。但三星就是頭鐵不降低產量,可能因為三星固態硬盤在行業的地位,給予了他這個勇氣。但現實確實吧三星打暈了,根據三星固態硬盤部門的財報,今年第一季度利潤直接暴跌百分之96。
國產顆粒的崛起
在固態硬盤圈子有這么一個梗-長江消防隊:有些內存廠商的產品銷售“火爆”,經常是供不應求。國產長江存儲崛起后就沒這種現象了,于是網友就戲稱為長江存儲為“長江消防隊”。玩梗歸玩梗,固態硬盤價格的降低,必然有國產顆粒廠商——長江存儲的影子。
大家都知道這種高新技術產業是一定有有研發成本和投資風險成本,你投資十個項目只有一個盈利,這個項目應該覆蓋所有的成本。對于大多數的存儲廠商來說可能嘗試了很多方案才能確定商用高效的方案,前期的研發沉沒成本都需要靠產品的高利潤來覆蓋,但長江存儲算是在成熟的技術路線上彎道超車了,直接就帶來了實惠好用的存儲顆粒。我們上文所述的3D NAND方案,目前來說長江存儲xtacking3.0技術就是行業最牛的,可以達到200+以上的層數(全球第一的水準)。
其實降價這個事情還事關外國對于長江存儲的一點微妙操作,簡單來說就是長江存儲產品通往跨國大企業以及國外市場的銷路給斷了,發育周期也就結束了。我對這個事情的理解就是,長江存儲快速轉換銷售渠道,把高質量國產存儲顆粒大批出貨給國內的各大加工廠,比如光威、金白達、梵想以及光威這些工廠。隨后就導致我們可以買到價格不到1000的pcie4.0硬盤。
結語
在歷史的洪流中屏幕、內存、硬盤等等,哪個部件不是國產化前國外大廠高高在上,國產后價格就暴降。還記得2016年三星note7爆炸了,內存價格三個月翻了兩倍,這種時候購買者確實無可奈何,但他沒有選擇主動權只能選擇三星的內存。如今國產屏幕有京東方、國產存儲顆粒有長江以及很多優秀的國產供應鏈廠商,小編還是希望能有更多廠商把這些“飯碗”掌握在自己手中,讓國人用上更多好用并且實惠的產品。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