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長性的小家電領域,近年來已成為家電行業的熱門賽道。數據顯示,我國小家電行業未來將保持6%-7%左右增速,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接近6000億元。在龐大的市場機遇中,德爾瑪等后起之秀也頻頻迎來投資者關注。
從進行品牌設計,到轉向電商代運營,再到創立自有品牌,德爾瑪抓住了時代風口,實現了長遠的發展,2020至2022年,公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1.83%。而近日,德爾瑪也發布了上市以來首份半年報,營收凈利均實現了增長。受利好提振,財報發布當日,德爾瑪股價上漲超4%。另外,最近90天內共有8家機構向德爾瑪給出評級,買入評級5家,增持評級3家。
不過,隨著市場需求漸趨理性,小家電行業競爭也在持續加劇。在此態勢下,德爾瑪想要繼續維持高增長,未來又將如何走?
授權品牌持續發力,德爾瑪發展步伐穩健
根據德爾瑪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5.55億元,同比增長2.6%,凈利潤6747.08萬元,同比增長10.79%,扣非凈利潤6326.21萬元,同比增長13.59%。
而在德爾瑪取得這一業績成果的同時,生活小家電市場份額占比已達到39%,首次超過廚房小家電。另據奧維云網(AVC)2023年1至6月全渠道推總數據,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同比下降8.5%,線上零售額同比下降8.2%。這一背景下,廚房小家電業務占比較大的頭部企業中,九陽股份營收43.18億元,同比下降8.34%,凈利潤2.47億元,同比下降28.66%;蘇泊爾營收99.83億元,同比下降3.31%,凈利潤8.81億元,同比下降5.6%。
相比之下,德爾瑪業績表現較為優異,除了受益于所處生活小家電市場規模擴大,其還做對了什么?從業務結構來看,公司自有+授權品牌雙驅動模式,為業績增長提供了較大支撐。
半年報數據顯示,德爾瑪自有品牌主要集中于家居環境類小家電,營收7.2億元,占比46.3%,較上半年同比增長1.97%;飛利浦授權品牌主要集中于水健康和個護健康類小家電,營收8.2億元,占比52.7%,其中水健康業務同比增長14.44%,個護健康業務同比增長5.51%,均大于公司營收增速,由此可以看出,飛利浦授權品牌依然是德爾瑪業績增長的主力軍。
聯系市場環境來看,授權品牌一定程度上護航了德爾瑪的發展。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132.2萬家小家電相關企業,其中,近七成企業成立于5年之內。在此背景下,后入局者想要形成強勢品牌,具備較強市場影響力,無疑需要長期大量的資金投入,且存在折戟風險。而借力國際大品牌,則可以利用其影響力快速打開市場,對公司自有品牌后期的商業落地也有助力。除此之外,通過緊密合作,企業也有機會借鑒大品牌的內部管理方式,實現運營能力的大幅提升。
但這并不意味著德爾瑪單純靠飛利浦起勢,其自身實力也不可小覷,尤其體現在互聯網運營上。目前,德爾瑪以線上銷售為主、線下銷售為輔的方式開展業務,雖然財報未具體披露線上銷量,但從之前的業績表現中可以看出其線上渠道的強勁。數據顯示,2020-2022年,公司線上銷售收入分別為13.72億元、15.07億元、17.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61.68%、49.68%、54.23%。
具體而言,從早期的天貓、京東傳統電商,到拼多多、小紅書等新興電商渠道,再到直播電商,德爾瑪精準踩中電商發展趨勢和行業脈搏,從而實現早布局早收獲。據中信建投證券研報顯示,2023年一季度,德爾瑪品牌旗下吸塵器產品銷售量基本穩居京東平臺TOP6、天貓平臺TOP10、抖音平臺TOP4。另外,公開信息顯示,飛利浦品牌凈水器2022年各月份在京東平臺銷量排名中位列第4-9名,同期飛利浦品牌臺式凈飲機在天貓平臺銷量排名中位列第2-4名,氣泡水機則位列第1-3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隨著電商爆發式發展,幾乎所有家電品牌都加強了線上投入,家電行業的線上競爭十分激烈,例如,科沃斯上半年銷售費用22.97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推廣費占銷售費用的近6成,同比增長12.64%,主要來自于抖音等社交電商及站外渠道運營。小熊電器也大力拓展抖音直播渠道,今年二季度銷售費用率同比增加4.6個百分點至22.3%。同時,市場需求多樣化特征愈發明顯。
這種形勢下,德爾瑪想要增強對線上渠道的把控力、最大程度滿足市場需求,還需從產品端發力,加強自主研發成為其未來的重要方向。
加強自主研發,德爾瑪逐步夯實高增長路徑
當前,小家電行業的產品同質化競爭現象較為突出。以吸塵器為例,添可、美的、海爾、追覓、小狗、睿米等品牌發布的新品吸塵器,馬達功率均為10萬轉上下、過濾系統效率均為99%左右,刷頭大同小異,僅在外形設計上有所差別。可以說,難以做出差異化,是小家電企業產品開發面臨的普遍問題。
與此同時,消費市場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隨著Z世代崛起,針對小家電產品的年輕化、多樣化和智能化要求愈加突出。基于此,小家電企業想要沖出重圍,無疑需要通過持續的研發創新,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才能充分滿足市場需求。
而對于德爾瑪來說,加強產品研發還有另一層意義。事實上,較依靠大品牌拓展市場,企業一定程度上處于被動狀態,大品牌的經營波動也會牽連企業自身的發展。在半年報中,德爾瑪也明確表示,如公司在授權期限內出現商標許可被收回的情形,將會對公司相關業務的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為了保持高增長勢頭,憑授權品牌攻城略地的同時,加強自產自研,也十分必要。
雖然實現自產自研前期會有較大成本投入,但長遠來看,隨著規模效應增強,以及流程改造帶來效率提升,企業或可平衡成本壓力。因此,加強自研也已成為當前業內企業的共識。例如,小熊電器近年來搭建了3級研發體系,擁有10個研發團隊、近300名研發人員,來應對復雜的產品線。
德爾瑪半年報也顯示,公司重視多品牌發展戰略,而且在研發方面不斷學習融合,持續推動自產自研。根據財報,上半年德爾瑪研發投入同比增長6.63%,占營收比例4.5%,維持行業內較高水平。另外,公司近期終止了與華帝品牌的合作,在非核心品類上逐漸減少投入。
但由當前業內企業的布局情況可以預見,圍繞技術的比拼將愈發激烈。同時,加強自研投入也要求自有品牌具備一定的市場影響力,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那么,在自研品牌上,德爾瑪有何競爭力能支撐其持續行走?
實際上,在供應鏈建設上,德爾瑪已形成高效的自有產能與優質的外協供應商資源。即使商標授權未能持續,公司也可將相關銷售渠道、市場營銷、產能、研發能力等資源應用至自有品牌的相應產品,從而增強自有品牌影響力。
此外,小家電產品能獲得市場青睞,一大原因是產品的性價比優勢突出。而德爾瑪的競爭力,也主要體現在自有品牌的極致性價比上。
以洗地機為例,截至2023年4月份,在線上洗地機999元以下價位段,德爾瑪居龍頭地位,2022年線上洗地機銷量份額高達49%。而在1000-1499元價位段,德爾瑪洗地機的銷量份額僅次于美的,高于必勝、添可和蘇泊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爾瑪自研產品布局的家居環境清潔賽道仍處在滲透初期。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清潔電器滲透率接近40%,而海外多數國家的清潔電器滲透率已超過80%。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給了德爾瑪更大的施展拳腳的“舞臺”。
綜合來看,德爾瑪憑借特有的渠道優勢,不斷加強研發,有望實現自有品牌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提升,而借力飛利浦提升實力和話語權,則是其做強自有品牌必不可少的一環。在雙品牌驅動戰略下,德爾瑪業績或將站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Perfect Lee
來源:松果財經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