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表示,將把在東京上市的芯片封裝子公司新光電氣工業(Shinko Electric Industries)出售給日本投資公司(JIC)牽頭的財團,并以7000億日元(48億美元)的交易剝離該非核心業務。
JIC財團還包括DNP和三井化學,計劃在監管機構批準收購后,于8月下旬對富士通未持有的股份發起要約收購。它將支付每股5920日元,較周一收盤價溢價13%。新光電氣表示支持,并建議股東接受該要約。
JIC財團將通過另一筆交易購買富士通50%的股份。該交易最終將使新光電氣私有化,JIC擁有80%的所有權,DNP擁有15%的所有權,三井化學擁有5%的所有權。
此次出售是富士通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持續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剝離與其核心IT業務無關的業務。富士通于2018年出售了移動設備和個人電腦(PC)業務,2022年將掃描儀業務出售給理光。
2022年10月,富士通宣布有意出售三個上市子公司——新光電氣、空調制造商富士通將軍和電池公司FDK。
“如果我們將IT服務作為核心,那么更難將資源投入到電子元件等其他領域。”富士通首席財務官Takeshi Isobe在談到重組時說道,“如果我們將它們分開,對其成長會更好。”
完成這一長期重組可能會促使投資者對正在應對IT行業更激烈競爭的富士通抱有更樂觀的看法。富士通長期領先日本IT市場,但在今年4月至6月季度被NTT Data集團超越。
富士通9%的營業利潤率落后于野村綜合研究所和埃森哲等公司。與主要專注于IT領域的競爭對手不同,富士通的資源分布在一個企業集團結構中,其中包括許多與制造相關的業務。
富士通還存在嚴重的治理問題,其系統和服務經常出現問題,特別是2020年發生故障,導致東京證交所停止交易,而富士通尚未拿出任何根本性改變來解決該問題。
與此同時,隨著芯片封裝行業技術競爭的加劇,新光電氣將在JIC旗下致力于開發尖端封裝基板并擴大生產設施。
新光電氣在東京證交所的Prime市場上市,估值約7500億日元。根據Techno Systems Research數據,該公司今年排名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封裝公司,占據全球市場9.2%的份額。
JIC致力于推動行業結構性改革,提升國際競爭力,目標是利用新光電氣交易更廣泛地加強供應鏈。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