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4K價位段市場,今年將走向何方?
機圈人的戰斗從開工第一天就打響了。
2024年1月4日,一加Ace3正式發布,成為2024年行業發布的第一部手機。這款定位在2K-4K價位段的機器,也揭開了新一年手機市場競爭的序幕。
手機大盤在醞釀觸底反彈的能量,但戰斗遠沒有停止的跡象,內卷依然是2024年手機市場的主旋律。作為新年的第一部新機,一加已經開始帶頭卷起來了。一加Ace3采用了金屬中框,首發1.5K東方屏,搭載5500毫安大電池,采用LTPO屏幕,這么一款定價兩三千元的手機,出現了大量旗艦機型才會有的配置和體驗。
01
中高端戰場,內卷加劇
手機市場很卷,這是公認的事實。只不過相比于高端旗艦和折疊屏,2K-4K中高價位段才是手機市場的銷量基本盤,也是決定手機最終排名的關鍵。
最近一段時間的新品發布,焦點都聚集在了中高端手機上。除了最新發布的一加Ace3,還有不久前發布的iQOO Neo9、榮耀90GT、Redmi K70、華為Nova12等,市場摩拳擦掌、暗流涌動。
而相比于其他價位段,當下中高端市場呈現出幾個特點:
一是旗艦配置和體驗正在全面普及,而且加量不加價。比如Redmi K70和iQOO Neo9的起售價都沒有上漲,但要么提供更大內存,要么下放了更多旗艦配置。
一加Ace3更是如此,起售價比上一代直接降低了200元,更夸張的是16GB+512GB版本的價格直接比上一代降了500元。而且產品也比上一代有了多方面升級,比如驍龍8+處理器和UFS 3.1閃存的硬件性能組合升級為了驍龍8Gen2和UFS 4.0,1.5K靈犀觸控屏升級為了1.5K東方屏,并且采用了金屬中框。
除了價格上的卷,電池容量也從4000毫安時提高到4500毫安時,再到5000毫安時,一加Ace3已經做到了同價位段少有的5500毫安時;快充功率也在快速飆升,從30W到66W,再到120W,現在已經把快充功率卷到240W,充電速度基本已經控制在了半小時以內,解決了續航焦慮。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判斷,經歷了卷內存和卷質感,今年行業的方向會是卷續航,包括更大容量的電池和更高效的放電效率,“2024年,續航不行,就是‘假性能手機’”。
影像也是如此。索尼IMX890傳感器以前基本用在旗艦機上,而一加從Ace2開始就下放到了兩三千價位段的機器,并且支持了OIS光學防抖。
二是用戶不僅要更高性能和更美麗的價格,同時也開始重視體驗、質感這些不容易被看到的東西。
以前的中高端機型,尤其是在線上渠道,用戶普遍關注配置和價格,競爭的維度比較簡單粗暴,同質化競爭嚴重。一加是開始在很多用戶看得到或者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從而提升手機的質感和體驗的品牌之一,并且卷動了其他廠商跟進。2024一加延續一貫風格,一加Ace3搭載了LTPO屏幕,這個也大多是旗艦機型才有的配置,相比同檔普遍使用的LTPS屏幕,擁有更先進的技術、更流暢的體驗和更低的功耗。
三是口水仗越來越頻繁。口水戰是市場競爭的產物,市場高速增長時,各自安好。但狼多肉少的背景下,廝殺就開始從幕后走到臺前。尤其是一加和小米/Redmi,口水仗從年初打到了年末,微博成了線上擂臺,發布會成了線下擂臺,基本是貼臉輸出。
正如李杰在內部信中說,正是因為一加這種乘風破浪的勢頭,受到了友商前所未有的”關照“,攻擊的烈度、強度、密度都挺罕見的。
李杰在后續接受采訪時也提及,希望回歸產品的競爭,而不是在其他地方搞小動作。“如果大家是公平公正客觀地比一些配置和實際的體驗,我都是歡迎的,但對于這些小動作,我們會運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正當的權益。”
而這樣的場面也將在新的一年延續,尤其是隨著一加的銷量在逐漸向小米/Redmi靠近,中高端市場還是一場互相拉扯的持久戰。
02
從性價比到產品力優先的較量
隨著競爭加劇,中高端手機市場的較量從之前簡單粗暴的性價比,進入到了先比產品力、再看好價格的較量。
以前大家做線上產品,往往會把圖片修得很漂亮,因為線上用戶只能通過參數和價格做一個大概的判斷,講究的是性價比,價格不貴、看上去配置也不錯。然而大部分情況下,上手體驗和效果圖有較大差距。
但這種性價比的做法基本主導了過去中高端線上機型的走向,大家往往陷入比拼參數和比拼價格的怪圈,甚至先定好一個價格,再來倒推用什么配置,所以經常出現,有些機型為了追求更高性能,而放棄了對影像調校;或者為了一個顯得更便宜的價格,弄一些湊數的配置。
這樣的打法現在越來越行不通,旗艦技術全面下放和旗艦體驗全面普及才是中高端市場競爭的核心邏輯。行業的競爭已經從性價比進入優先比產品的階段。
“我依然認為產品會存在差異化,只是說你需要更深地了解和洞察用戶的場景,以及你基于這個場景如何來做整個技術的布局和規劃。”李杰說,從一加12的“一部即全部”到一加Ace3的“性能、全能”,一加都在向外界傳達這樣一個觀點和理念——一加手機不搞數字游戲,不搞花里胡哨的東西,既要性能,也要設計好看,更要用戶體驗爽。
“現在大家都在卷質感,本質上就是用戶需求倒推行業變化。”李杰說。一加對外的傳播話術里,總是談產品,從來沒有“性價比”這個詞,但并不意味著一加的東西賣得比別家貴,而是優先滿足用戶對產品的打磨和對體驗的需求。
這也是為什么一加提出“產品力優先”,先關注用戶最核心的需求以及痛點,不惜成本地做出一款好產品,然后再去定一個合適的價格。而不是反過來先考慮價格和利潤,再去按照這根成本紅線去做各種取舍。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去年發布的一加Ace Pro率先淘汰了8GB。業界當時有個聲音是,因為上游內存降價所以一加才舍得普及12GB。但其實一加決定這么做的時候,內存并沒有大幅降低,只不過一加認為更大的運存能保證體驗。
這種做法已經影響到了整個手機行業。如今,2000元以上的主流手機品牌已經很少再看到8GB運行內存的版本,基本是從12GB起步,甚至最高已經卷到了24GB+1TB的版本,從底層硬件上保障了手機的長期流暢體驗。
也正是在產品力優先的理念下,一加這兩年,淘汰了行業的不少東西。比如一加Ace2V發布時,一加宣布Ace系列徹底放棄塑料支架。塑料支架的優勢是價格便宜,但它容易讓手機正面出現礙眼的大黑邊,很難做到極窄的邊框,而且會讓手機側面看上去像一個千層餅,不夠有整體性。而最新發布的一加Ace3則更進一步,不僅淘汰了塑料支架,也采用了金屬中框,徹底告別了塑料感。
而這些動作背后又都來自于真實的用戶場景需要。比如一加Ace3搭載了“明眸護眼”技術,解決高頻閃、有害藍光、屏幕與環境光不匹配等嚴重影響用眼健康的難題。一加最早去調研時,就有大量學生用戶反饋,他們夜晚需要在熄燈環境下使用手機,對護眼的呼聲很高。
包括針對游戲場景做了游戲熱區觸控,因為左右觸控的需求并不一樣,比如方向盤要跟手,按鍵區域要速度。一加則在部分游戲場景中將游戲畫面分割為多個區域,每個區域匹配專屬觸控算法,從而提升游戲觸控靈敏性。
李杰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產品是1,其他所有動作都是1后面的0,產品不行,“后面動作再厲害,對于品牌和銷量來說傷害越大。”
正是基于這種認知,一加在過去十年都在不厭其煩的談如何做好產品,或許外界聽得耳朵都磨出繭子了,卻是一加最樸素的底層邏輯。
03
一加會在線上超過小米嗎?
自從2022年底,一加定下“三年時間做到2000元以上線上市場份額第一”的目標之后,一加與小米/Redmi的沖突就注定無法避免。
線上渠道一直是小米手機的傳統優勢,根據此前第三方數據機構的統計,2022年Q1小米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線上渠道出貨量市占率達到了32.3%。
但2024新年上班第一天,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發了一封內部信。他在信中披露了過去一年一加的銷量,同比是2022年的285%,成為2500元以上線上市場安卓第二名,新用戶的占比已經超過了71%。
這樣的勢頭持續了整個年頭。去年618,一加手機斬獲了京東2000元以上安卓手機品牌銷量TOP 2,全渠道銷量同比增長 362%。去年雙11,新發布的一加Ace 2 Pro也連續霸榜,成為四大電商平臺3000-4000價位段新品銷量&銷售額雙冠軍。
而在存量的手機市場此消彼長,一加的大幅增長意味著友商的份額被蠶食。一個更直觀的對比趨勢是,2023年一季度,在國內2000元以上的全渠道銷量方面,一加的銷量占比已經達到“小米+紅米”的45%。而一加Ace系列,2022年只有Redmi K系列(線上+線下)的11%,但2023年底,這個比例變成了57%。
李杰在接受采訪時說,目前一加雖然總體份額只有2%,但都是2000元以上的機型,而小米不含紅米的單品牌也是同樣主力在2000元以上,市場占有率3%。“我們明年定個小目標,先超過小米單品牌的份額還是很有希望做到的。”
作為中高端賽道的新晉玩家,一加在過去一年的表現讓小米有些汗流浹背。更關鍵是,一加并非簡單地靠性價比或者堆料拿下的市場,它一直強調的是產品力。
比拼堆料和價格戰并非長久之計,解決生存和溫飽沒有太大問題,但形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護城河,當有堆料更猛或者價格更低的手機上市時,這批用戶很容易流失。但產品力這種聽起來有些虛的東西,恰恰像是企業價值觀一樣,指引一加走向成功的關鍵。
一加這種產品力優先的品牌特性和理念,正在積累越來越強的勢能。如果說高端旗艦和折疊屏市場,大家還能各顯神通,做出差異化。那么2K-4K價位段,騰挪的空間其實非常有限,或許這也是一加的機會,因為它更擅長在一些看不見的細節上下功夫。
當年只做旗艦精品的一加,后來進入2K-4K價位段的市場,當時一加創始人劉作虎解釋稱,針對用戶在2k-4k中端價位段對好產品的需求,一加有信心也有能力提供旗艦體驗,一加推出 Ace系列就是要做旗艦體驗的普及者,讓更多人用上有旗艦品質的產品。一加有句話概括地非常貼切,“不要把這個世界讓給平庸的產品”。
不可否認,小米和一加的口水仗在一定程度上給雙方都帶來了聲量,不過從當前局勢看,一加在線上超越小米還需時日,而且今年雙方火拼的勢頭會一直持續。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一加會是這一賽道今年最大的變量。只要一加不出現大的產品決策失誤,兩條曲線將會越來越接近,以至于在不久將來有交匯的可能。而且,小米集團現在整體重心在造車上,分散了小米在手機上一些精力,這也給了一加這個挑戰者突圍的機會。
用一加李杰的話說,銷量只是一個結果,而如果支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產品、技術以及定價做得比別人更好的話,“(線上第一)這個目標完全沒有問題”。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