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大小核混合架構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架構和規格,小核無論頻率還是技術特性都差得遠,AMD Zen4、Zen4c的組合雖然也可以算作大小核,但后者只是精簡了三級緩存容量、降低了頻率,本質上并無差異。
正因為如此,AMD一再強調,Zen4c并不是小核心。
AMD目前已經推出了四款采用Zen4、Zen4c組合設計的產品,分別是移動端的銳龍5 7545U、銳龍3 7440U,桌面端的銳龍5 8600G、銳龍3 8300G。
現在,AMD首次大方地公布了Zen4、Zen4c兩種核心的不同基準、加速頻率,甚至還有一個全核平均基準頻率。
銳龍5 7545U:
2個Zen4,頻率3.7-4.9GHz;4個Zen4c,頻率3.0-3.5GHz;全核基準頻率3.2GHz。
銳龍3 7440U:
1個Zen4,頻率3.6-4.7GHz;3個Zen4c,頻率2.8-3.3GHz;全核基準頻率3.0GHz。
銳龍5 8600G:
2個Zen4,頻率4.1-5.0GHz;4個Zen4c,頻率3.2-3.7GHz;全核基準頻率3.5GHz。
銳龍3 8300G
1個Zen4,頻率4.0-4.9GHz;3個Zen4c,頻率3.2-3.6GHz;全核基準頻率3.4GHz。
總的來看,Zen4c的頻率只比Zen4低了大約20-30%,差異并不大,而且能效更高,確實不“小”,而且比Intel小核高多了。
或許,Intel未來可以學習學習?





再看緩存之爭。
緩存的容量、帶寬對于CPU處理器性能有著決定性額影響,無論Intel還是AMD都在追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快的緩存,尤其是三級緩存,但是Intel總是差一大截。
在服務器領域,Intel Sapphire Rapids四代至強的三級緩存只有112.5MB,剛發布不久的Emerald Rapids五代至強暴增到了320MB,但顯然還不夠。
最新的Intel官方資料確認,Intel即將推出的六代至強Granite Rapids會繼續增大三級緩存,達到480MB,增幅達50%,并超過了四代至強的四倍。
Granite Rapids將采用傳統的全大核設計,預計今年下半年發布,而先它一步上半年發布的Sierra Forest會首次使用全小核,最高做到288核心288線程,二者都是Intel 3制造工藝。
不過在AMD面前,這依然沒法比。三代霄龍的標準版Milan三級緩存就有256MB,Milan-X疊加了3D緩存后多達768MB。
四代霄龍的Genoa、Genoa-X分別有384MB、1152MB,后者首次突破1GB。
Zen5架構的下一代Turing將分為兩個版本,Classic經典版原生三級緩存還是384MB,Dense高密度版則增加到512MB。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