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劍勇
受OpenAI所發布文生視頻模型Sora影響,人工智能概念再次活躍。其中,科大訊飛作為A股市場的AI明星企業,表現也亮眼,市值再次突破千億大關,當前市值為1200億元。而算力代表性廠商工業富聯、浪潮信息、寒武紀等同樣走強。作為AI四小龍之一的云從科技也得到了大幅反彈,當前市值151億。
隨著人工智能概念再次活躍,受到資本青睞的同時,云從科技營收也得到恢復,一改上半年低迷不振的態勢,自去年三季度后營收開始恢復增長。
2023年上半年,云從科技營收為1.6億元,同比下降58%;其中,三季度開始,業績拉升明顯,營收以接近2倍的速度增長。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1.82億元,同比增長181%。該季度收入增長迅速,主要因人機交互相關軟件需求和銷售增加。
與此同時,2023年的宏觀經濟環境逐步回暖以及國家對人工智能產業利好政策的持續釋放,也為云從科技看帶來了積極影響。
一方面,項目交付節奏已恢復常態;另一方面,在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驅動下,B端客戶對于數智化升級的需求顯著增強,實現了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養老等新領域的布局。
得益于此,在報告期內,云從科技新簽訂單合同金額實現了強勁增長,訂單獲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從而推動全年營收增收兩成。2023年營收達6.29億元,同比增長19.43%;虧損6.3億元,相比上一年同期虧損8.69億元,虧損收窄2.39億元。
在業績快報中指出,收入規模呈現穩健增長態勢,得益于人機協同操作系統(CWOS) 相關軟件銷售業績的顯著躍升,整體毛利率較上一財年實現了穩步提高。同時,伴隨著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策略,報告期內公司成本管控效果顯著,虧損進一步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云從科技主要是To G端的業務,受環境影響比較大。如今,不斷地降低To G側的比例,加大拓展To B端大客戶以及To C端。通過經營數據來看,這些目標也帶來了較為顯著的變化,尤其是在毛利率、市場拓展以及行業結構方面。
整體來看,大模型驅動業績增長顯現。在2023年,云從科技發布從容多模態大模型,自建西部智算中心,并與華為昇騰聯合發布了大模型底座——從容大模型訓推一體機。
隨著華為AI一體機銷售規模的持續擴大,有望給云從科技的收入帶來新的增長動力。針對一體機在手訂單大概體量,云從科技回復投資者稱:前期,我們敏銳洞察到企業級ToB市場的巨大潛力。結合云從的行業特點和華為在ToB端的深耕經驗,與華為進行了聯合銷售。通過這種聯合銷售模式的積極探索,充分驗證了市場上一體機產品整體市場規模的廣闊前景。
應用方面,云從科技與天津港、華為等共同開發港口大模型PortGPT,通過AI智能體“天天”,協同數據分析,提高港口運轉效率及安全性。此外,云從科技還在文生圖像等跨模態領域積極布局,包括發布數字人能力平臺,生成AI數字人視頻。目前,云從科技的大模型產品及解決方案已經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金融和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并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得益于生成式AI風口,正在重塑各行各業,人工智能市場需求潛力逐步釋放。IDC此前預計到2027年,全球企業用于生成式AI解決方案的投資將達到1430億美元。伴隨生成式AI登上時代的舞臺,企業紛紛順勢而為,將加速向智能化升級。其中,Gartner調查顯示,98%的領導者認為生成式AI將能夠改造企業整體的運營。
這也是眾多科技廠商相繼推出大模型服務的關鍵所在,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云從科技看來,AI大模型在行業、垂直類應用方面有著廣闊的想象空間,承載著重塑行業規則、驅動產業升級的巨大潛力。目前的重點方向主要是金融、交通、能源和制造等行業領域,通過大模型的激活的產品體系,從而促使業務方向由ToG端向更廣泛的B端行業轉變。
最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了歷史性產業機遇,將會進一步促使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改變人類的工作、娛樂和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云從科技作為AI平臺型企業,在生成式AI熱潮下,早前更是拋出定增預案,擬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以此募資36.35億元用于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目前定增仍正常推進中。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突破,人工智能逐步邁入通用人工智能發展階段,將進一步加速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全球的推廣與應用,預示著深耕人工智能賽道上的廠商將會迎來更大機遇。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