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起,第135屆廣交會第一期在廣州舉辦。作為廣交會上的“老面孔”,中國家電企業從憑借貼牌生產迅速成長,到如今以高端產品和貼身服務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可謂是中國制造向“新”而行的最佳寫照。
記者走訪發現,一眾家電企業展位上出現了一道道尋常和不尋常的風景線。尋常之處在于,如以往幾屆一樣,環保和智能之風幾乎吹遍了廣交會家電展區的每個角落,參展家電企業無一不將最節能和最具科技感的產品放在“C位”;而不尋常之處在于,家電企業探索出更多出海“新玩法”,如產品上“掃地機器人”“激光電視”等新興家電品類嶄露頭角,銷售上則由賣產品向賣方案升級。
傳統品類求“新”,滿足多元需求更懂市場
對于廣交會上的家電參展企業,“一款產品賣全球”的時代已經過去。在美的展位上,相似功能的產品有截然不同的創新思路。記者看到,左側是瞄準電壓及環境復雜的非洲市場開發的一拖二制冷方案,右側則是面對沙漠氣候的國家和地區開發的空調產品。
美的家用空調海外營銷市場部部長張云異介紹,一些中東非國家的公用電網容量不足,居民社區習慣于用發電機來補充供電,他們的產品讓空調在電壓變化情況下仍能安全平穩地運作,同時只需購買一臺連接了分歧器的空調外機,就能同時滿足客廳和房間的制冷,具有更高性價比;而對于熱浪滾滾的沙漠地區,他們對空調核心部件進行了針對性優化,讓其在室外高溫情況下依舊可以正常運行。
要打好國際市場這場硬仗,訂單是根本驅動,家電企業也要化身“六邊形戰士”。在面向歐洲市場的熱泵方案和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前,張云異坦言:“大部分企業要不只做儲能,要不就只做熱泵。我們的競爭優勢就在于對上下游的垂直整合,積累了大量相關知識和經驗,能夠給客戶帶來更多樣的解決方案,并實現對整個系統的智能控制。”
顯示畫質成了國內電視企業出海的競爭要素。在海信展區,110英寸的大屏電視“吸睛”無數。海信國際營銷公司助理副總裁畢強表示,目前全球電視市場最重要的趨勢,就是平均尺寸的增加,走向大屏化,海信通過對畫質技術的創新,讓大屏電視的顯示畫質更出色,在國際市場上已處于領先水平。
“屏幕尺寸一大,不像尺寸小的時候用戶可以自行安裝,企業因此要搭建非常完善的售后服務網絡,而在國外提供服務要比國內的難度大得多。”畢強介紹,海信不僅實現了營銷和服務網絡的全球布局,還要與國外主流的內容和服務進行銜接,“在歐洲國家,有一些對電視畫質有更高追求的用戶,會專門請專業服務機構對電視的顯示數據進行調校,以達到最佳顯示效果,這就要求我們的硬件產品要和他們的軟件相適配。”
小家電上“新”,搶訂單靠創新不靠性價比
成立26年來,清潔家電企業科沃斯每年都會參加廣交會,逐漸從一家為國外吸塵器品牌做代工的小企業,蛻變為掃地機器人行業出海的“佼佼者”。談起競爭優勢,科沃斯機器人公關總監馬憲彬難掩自豪地說,在掃地機器人方面,國內品牌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國外品牌還在研究全能基站,而我們已經開始做全嵌入式雷達、端側大模型、無級懸停抹盤這樣的技術了。國內的市場需求變化很大,我們的技術更新速度足夠快,技術儲備足夠多,也有助于我們向全球市場拓展”。
在很長的時間里,中國許多傳統家電品類在海外市場往往靠性價比取勝。對此,馬憲彬認為:“在掃地機器人的全球賽道上,我們在產品定義、技術儲備上有明顯優勢,在蘇州當地也有完整的產業配套,因此它的出海不同于拼性價比的固有路線。真正的性價比,是好產品就值那個錢,海外消費者也會愿意為了產品競爭力買單。”
與科沃斯一樣,來自浙江慈溪的個護家電企業月立集團有限公司的出海之路同樣受惠于產業鏈優勢。營銷中心總監厲力眾強調,無論是前幾年慈溪空氣炸鍋在海外的走紅,還是前幾年歐洲能源危機時慈溪取暖器產品出口規模的增加,都離不開整個產業集群的發展,“我們慈溪小家電產品在國外受歡迎,不是靠一家工廠、靠一條流水線,或者靠某個產品,而是靠產業鏈的綜合優勢”。
記者在月立展位看到,熱風梳、直發棒、卷發器等個護家電產品被搭配成套,不僅實現功能和場景的配齊,更在外觀和顏色上達到了和諧、統一。厲力眾介紹,他們當前的策略,是拓展ODM業務,并靠成套的產品系列去吸引客戶,提升單位產品的附加值,“這些產品的外觀、尺寸和內部結構等,都是我們與杭州的工業設計公司合作確定的,我們曾經也和一些國外的設計公司開展合作,但來回的溝通效率不高,而國內的設計企業每個禮拜都能和我們當面溝通產品細節,及時落地方案”。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