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松下,國人心中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家電。在松下中國的官網,產品中心里基本都是家電產品。然而,從全球市場來看,松下的家電品牌印記正在逐漸消退。
顯示業務,曾是松下的一大優勢業務。丁科技網注意到,上世紀90年代末,松下曾主導發展與液晶有一戰實力的等離子顯示技術,但由于產業過于封閉被液晶陣營擊敗,等離子技術在短暫高潮后很快黯然退場。后來松下加入到液晶顯示賽道,也布局了液晶面板業務,但在競爭中不敵中韓對手,2023年正式退出這一市場競爭。

在電視終端市場,松下無論是在全球市場還是在中國市場,都已經徹底邊緣化。從奧維云網統計數據來看,2023年全球市場松下電視銷量排在十名開外,成為不被統計的Others品牌;在中國市場,2023年線上銷量份額僅為0.19%,線下銷量份額也僅為0.36%,在統計的20個品牌中,分別排名19、18位。
丁科技網注意到,家電業務的衰退還體現在其他品類。日前,松下控股正式發布消息,決定出售大型商用投影機業務,售價預計在800億日元左右,最快將于6月決定買家。松下控股旨在將獲得的資金分配給收購數字公司,并建立不依賴于家電等制造業的收入基礎。
另外,媒體報道稱,松下首席執行官Yuki Kusumi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將在未來兩年尋求提高表現不佳部門的盈利能力,同時考慮自己是否是這些業務的“最佳所有者”。
可以看到,松下正在加速剝離盈利能力較差的業務,而家電業務顯然就是剝離的對象之一。比如,由于剝離并清算了液晶面板業務,松下在2023會計年度(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實現了利潤的增長。隨著商用投影機業務的出售,在新財年松下的利潤又獲得了一次重要補充。
如今的松下,To C的家電已不再是業務的重心,汽車電子、電池等To B業務成為重點發力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松下在中國市場依然保有一定規模的家電業務,但除了洗衣機業務之外,其他家電品類都不具備和海爾、美的、海信等本土強勢品牌以及三星、索尼、西門子等外資高端品牌相抗衡的實力。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