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今年全球半導體無晶圓廠及IT大廠將開始采用3nm制程作為主要制程,預計大部分大廠訂單將分配給臺積電,這或將導致臺積電與三星代工的市占率差距進一步拉大。
業界消息人士透露,截至6月17日,英偉達、AMD、英特爾、高通、聯發科、蘋果、谷歌等7家公司已采用臺積電3nm工藝。據透露,三星代工部門一直想爭取的谷歌和高通最終也選擇了臺積電。
谷歌的Tensor處理器直到第四代都委托給三星代工部門,但從引入3nm工藝的第五代開始,它將下單臺積電的晶圓廠。去年,人們普遍預計高通的驍龍8 Gen 4首批芯片將外包給臺積電生產。
盡管三星三年前宣布開始量產3nm工藝,但在爭取客戶方面仍面臨困難。2022年6月,三星在業界率先將3nm環柵(GAA)工藝量產。然而,第一代3nm節點(SF3E)在良率和效率方面的表現一直低于預期,僅在加密貨幣挖礦等小眾市場得到采用。此外,據報道,三星系統LSI部門開發、采用三星代工廠3nm工藝生產的Exynos 2500的良率也令人失望。
業內專家指出,三星代工廠3nm工藝的主要問題在于良率低和能效低。分析顯示,三星電子非常注重控制功耗和發熱量,但其性能仍比臺積電低10%~20%。隨著人工智能(AI)服務在移動和服務器市場的擴張,芯片能效已成為一個關鍵因素。
臺積電與三星電子在晶圓代工市場份額上的差距也在擴大。據TrendForce稱,三星電子晶圓代工市場份額從去年第四季度的11.3%小幅下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11%。與此同時,盡管智能手機需求下降,但臺積電的市場份額在同一時期從61.2%上升到61.7%。
此外,從2nm工藝開始,三星電子旨在通過引入背面供電(BSPDN)技術大幅改善能效問題。三星最初計劃在2027年后實現商業化,現已決定加快采用該技術,目標是在明年或2026年開始大規模生產2nm工藝。(校對/孫樂)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