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們幫我賣賣貨”、“你們自己下單吧,我先躺會兒”......
近日,李誕憑借這樣獨具一格的直播風格走紅,成為小紅書的直播帶貨“一哥”。沒有“3、2、1,上鏈接”的嘶吼,李誕的直播風格顯得“佛系”得多。
事實上,李誕并非個例。在小紅書,你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非主流”直播間:有吳昕帶火的“普女”逆襲風,也有“離婚搭子”組成的直播間......
小紅書對于此類高度個性化直播間的包容和扶持,讓人們看到了帶貨的另一種可能性。但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直播電商領域,小紅書能就此“躺平”完成逆襲嗎?
“吃瓜”直播間,登頂帶貨榜
“愛情和酒是一樣的東西,第一次喝是最猛的。”
“不要透支快樂更不要透支痛苦,因為害怕美好會流逝而不去接受美好的時候,美好就已經流逝了。”
第一次看李誕的直播間,你不會覺得這是一個賣零食的直播間,更像中年大叔會在凌晨一點的馬路上聽的深夜情感電臺。
屏幕里沒有華麗的燈光裝飾,沒有高大上的裝置設備,只有李誕一個人低著頭在念觀眾來信。有時候,你甚至可以看到他懶洋洋地躺在一張大床,好像一場行為藝術直播。
他足夠通透,不會沉溺于過去的回憶,也將這份灑脫帶到直播間。有觀眾投稿問:“如果真的要離婚,那我們這么多年的感情算什么?”李誕回答:“算你倒霉。”
他樂于在當下,用恰倒好處的幽默打破不合時宜的矯情。投稿人反問他:“離開家鄉去另一個城市打拼,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他打趣道:“最大的困難是不想回去了。”
觀眾沉浸于在李誕對于來信一針見血的拆解和點評,啜飲其早些年詩人和脫口秀演時期留下來的才華遺產。也許是厭倦了常規帶貨直播間的嘶吼和過度煽情,在小紅書,觀眾包容、支持也喜愛這種“松弛感”。
只有當他慢悠悠地念出品牌方的牛肉干、藍莓干等商品時,人們才會意識到他其實是來帶貨的。
除了直播,李誕的小紅書主頁也會主動分享一些生活日常、人生感悟以及寫的一些小詩。好像連李誕也不覺得自己是來帶貨的。
有一次,李誕因為觀眾投稿的信件太精彩,直接跳過了給品牌方念商品介紹的流程,轉而去念信,只留下一句“全自動小賣部,大家幫忙賣賣。”于是直播間的觀眾就在一邊吃瓜中,一邊自覺下單買李誕的牛肉干。
與多數其它直播間熱鬧的商業氛圍相比,李誕似乎更想先和觀眾做個朋友,但這也不妨礙這種自帶“松弛感”的直播風格贏得消費者的喜愛。
“小賣部”開張短短幾個月,幾乎每次開播都沖上“小紅書買手榜單TOP1”。平臺上開始頻繁刷出李誕直播間的金句片段,專門發布李誕直播切片的賬號都有上萬個。
今年9月9日,小紅書官方發布了8月《買手商業價值榜》,其中李誕直播間@誕的小賣部登上美食買手榜第一名。
“非主流”直播間涌現
在小紅書,李誕不是個“異類”。
今年1月,小紅書官方發布了“rise100電商年度榜單”,通過增長速度、投入度、經營方式等指標,評選出最值得關注的100個商家和100個買手。
在這份被稱為小紅書“商業春晚”的榜單上,集齊了一眾我們熟悉的“買手”,既有章小惠、董潔、一顆KK等頂流,也有@扣子的生活美學、@姜思達 等在各自領域都有所專長而后轉戰小紅書直播的。
這其中,“香港60歲名媛”章小惠憑借其高品位老錢Icon,牢牢占據小紅書高端美護賽道頂流位置,單場GMV破億,許多商品上架就秒空;“普女”人設的吳昕,成為“普通女孩”這一群體的時尚模板,成功引領小紅書“普女經濟”效應。
當然,還有一些常規視角中的“非主流”直播間也在小紅書活得很好。
7月8日,@有個男的叫老劉與@張碩sss在小紅書上聯合進行了一場直播帶貨,首播便沖上了買手榜的第一。而這對男人之所以能出名,是因為他們都“離過婚”。
這對“離婚搭子”意外組合在一起,竟然出奇地和諧。以“離婚搭子創業局”為名進行的直播帶貨,在兩人粉絲量還未破萬的情況下,就讓直播間總觀看人數超過15萬人次。
小紅書,似乎擁有將“非主流”轉化為“主流”的能力。
這種能力,源于小紅書獨特的社區氛圍。近年來,爆火的徒步、露營、飛盤、City walk、公路騎行等小眾生活趨勢在小紅書流行,并得到放大。
這種能力,也源于小紅書獨特的直播電商定位。
2023年3月,小紅書開啟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其中包括將直播部門與電商業務部門整合升級為全新的獨立部門,由小紅書社區生態負責人銀時(花名)兼管。
同年8月,小紅書在首次舉辦的電商伙伴大會上提出“買手電商”的概念。通過各細分領域內的KOL快速種草建立產品和品牌認知,再加上平臺“社區+直播電商”雙核新戰略的驅動,小紅書聚集了一批黏性極高的核心用戶群體,朝著商業化大步邁進。
2024年7月,小紅書電商首次對外官宣定位——“生活方式電商”。小紅書COO柯南表示,生活方式電商是讓用戶在小紅書買到的不僅是好產品,也是一種向往的生活。
這樣的定位,就意味著小紅書直播電商不走尋常路,也因此能夠培育出眾多“非主流”主播——人設鮮明,有性格、有記憶點,以內容見長。
如何撐起小紅書的野心?
只是,“李誕們”能夠撐起小紅書的直播電商野心嗎?
不可否認的是,小紅書的“買手”模式,填補了直播電商中一個新的板塊。它強調的直播差異性跑出了眾多細分領域內的頂尖買手。
但在直播電商市場日趨飽和的環境下,消費者逐漸回歸價格、質量、物流、售后服務等零售渠道本質,內容和人設帶來的銷售額天花板有限。
有電商從業者就曾表示:“小紅書不是爆款邏輯,起號慢、直播節奏也慢。”
仔細來看,據了解,過去的8月,小紅書李誕的@誕的小賣部直播間成交額超過1600萬元。對于李誕這種佛系賣貨的直播風格來說,已經算是亮眼的成績。
但是,反觀被粉絲們用來對比的@與輝同行抖音直播間,同期成交額7.42億元,場均成交額就超過2400萬元。
再從產品價格機制來看,李誕主推的產品是零食牛脆脆,雖然賣出了280余萬元,但幾十元單價的產品顯然很難大幅拉高銷售額。此外,牛脆脆并非李誕直播間專供。在其它平臺上,這款零食單價有低至50多元的,而@誕的小賣部售價69元,反而更高了,可以說是為李誕個人IP付費了。
而且,這類達人不具備可復制性,調性小眾、受眾也小眾。因為帶有濃烈個人色彩的模式,還會給產品、受眾畫出更窄的框線。
今年5月16日,章小惠開啟了自己的淘寶首秀。這位小紅書首播破億的頂級買手,卻在淘寶這類流量巨大、消費者層次多元的平臺折了戟。
從數據來看,章小惠首場直播觀看人數達千萬,但幾天后的第二場直播便直接腰斬,隨后進行的幾場也只有百萬級觀看。在每年一度的618大促期間,這樣的戰績顯然算不上出色。
究其原因,章小惠在小紅書以“慢直播”形式培養起來的小眾高端用戶群體,與淘寶龐大、多元的消費者重疊度不大。在帶貨屬性更強的平臺,面對價格敏感度更高的觀眾,章小惠在小紅書的爆火路線似乎還不具備足夠的可復制性。
顯然,不論是兜售情感價值的“李誕”們,還是轉戰平臺后水土不服的“章小惠”們,都暫時很難離開小紅書的社區土壤。
然而,在小紅書面前,儼然坐著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幾大GMV超萬億的巨頭平臺。細分領域拼殺的幸存者放在整個直播電商的流量池里,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更何況,經歷了早期野蠻生長期,直播電商已然進入存量競爭的時代,摸著天花板前進的小紅書,能否憑借“買手”們后發先至,還需要繼續觀察。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