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搜索功能中接入DeepSeek引發(fā)市場關注。既然騰訊有自己的混元AI大模型,那么為何還要使用DeepSeek呢?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對此發(fā)文稱,這不只是一次功能上的升級,還是騰訊在AI策略上的一次重大轉變:選擇外部合作伙伴,而非依賴自主大模型。
文章指出,微信有14億用戶,93%的中國互聯(lián)網用戶都在使用這款消息應用,它早已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僅憑規(guī)模無法保證它的持續(xù)主導地位。隨著AI在中國迅速重塑各個行業(yè),騰訊正在精心押注下一次重大轉型。
騰訊有充分的理由全力押注AI,因為這項技術已經在推動其發(fā)展。騰訊去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7%,超出預期,廣告收入增長近五分之一達到41億美元,這主要得益于AI驅動的視頻廣告和推薦算法。騰訊已經形成了一種自我強化的循環(huán)過程:AI促進了用戶互動,然后用戶互動又生成更多數據,數據又優(yōu)化了AI模型。這種循環(huán)正迅速成為騰訊的一項重要優(yōu)勢。
但是,騰訊的志向不僅局限于搜索和廣告。在中國云計算領域,它落后于本土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和華為云,后兩家公司分別占據了36%、20%左右的市場份額。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中國云計算市場發(fā)展迅速。隨著各家公司爭相在業(yè)務運營中整合AI,去年第三季度中國內地的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已超過100億美元,增速超過10%。
在這一背景下,DeepSeek的AI功能可能成為騰訊云業(yè)務的關鍵差異化因素,幫助其提升AI開發(fā)工具和企業(yè)服務,擴大市場份額。騰訊選擇將DeepSeek整合到其產品中,而不是依賴自有的AI,其實是做了一次取舍:選擇靈活性而非自主完全控制。在中國快速變化、競爭激烈的AI領域,速度和可擴展性與創(chuàng)新同樣重要,這種取舍可能是必要的。
投資者期待AI驅動的搜索和云計算整合推動騰訊新一輪增長,這已經反映了在股價上。在微信宣布接入DeepSeek后,騰訊股價過去一周已經上漲了15%,推動其過去12個月的漲幅接近80%。該股的市盈率為19倍,超過了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本土科技競爭對手。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tǒng)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chuàng)作風格。
IDC今日發(fā)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