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廣電總局開啟治理智能電視開機廣告、套娃收費、操作復雜等問題之后,智能電視的體驗迎來了全新升級。不僅開機廣告變少了,甚至有的直接關閉,而且收費問題也得到了改善。重點是智能電視的操作復雜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決。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看電視會非常苦難。自從互聯網電視出現以來,我們的觀影方式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過去被動的觀看變成了現在的主動選擇觀影內容。但是也讓我們的觀影體驗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過去打開電視就能看影視內容的時代已經沒有了,現在打開電視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期待已久的電視節目,而且會來很長一段電視開機廣告,而且有許多廣告還不能強制關閉,十分影響體驗感。
有相關研究報告調查顯示,接近90%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家智能電視含有“開關機廣告”;約73%的被調查者對待開機廣告表示“一秒都不能忍”。不過,好在國家相關部門出手了,這對用戶的需求積極響應,對電視行業的規范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去年上半年,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有關部門單位聯合召開的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階段性總結部署推進會上,相關部門就已表示,經過4個多月的推進,第一階段工作實現“開機看直播、提升消費透明度”的目標,全國5.6億有線電視、IPTV和互聯網電視終端已實現收費包壓減50%以上的目標。
為什么智能電視的開機廣告屢禁不止呢?這其實就要從利益說起,如某TV曾公布開機廣告一天收入180萬元。盡管2020年出臺的《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技術規范》要求電視開機廣告總時長不能超過30秒,但觀眾仍對開機廣告不滿。
其實在有線電視時代,傳統電視的觀影方式會插播廣告,而且廣告內容以及時長都有明確的限制,消費者做到插播廣告完之后還有精彩內容繼續觀看,還是有一定的期待。但是智能電視的開機廣告則是還沒開始看就先來一段廣告,加上開機慢等原因的影響,體驗感大打折扣。
其實對很多消費者來說,廣告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大。但是,電視的開機廣告可以說是廠家的私自行為,購買硬件已經實現了買斷,但是開機廣告就是電視品牌“耍無賴”,不僅硬件賣錢,廣告也賣錢,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影響。
另外,消費者在觀影影視內容的時候會強制觀看廣告,這也是正常的商業邏輯,畢竟消費者在享受很多免費內容的時候也是需要付出看廣告的成本。如果不想觀看廣告,可以成為平臺VIP會員,就可以取消廣告的限制。
所以,對消費者來說,目前的智能電視生態廣告泛濫,十分影響消費者的體驗感,尤其是智能電視的開機廣告,開機先來一段,看電視的美好心情完全被打破。是時候為混亂的智能電視廣告制定相關政策來改變這種現象。
百姓家電網創始人、資深媒體人士楊帆表示,其實消費者并不反感廣告,但是反對不能自己關閉的強制廣告推送,特別是不能關閉的開機廣告,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另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廣告推送的精準度非常高,人們接收到的垃圾廣告也會越來越少。但是,也要將看與不看廣告的權利交給用戶。
總的來說,開機廣告背后的利益確實很誘人,但是看與不看的權利要交給消費者。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