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家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漲0.1%,為連續下降4個月后轉漲;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繼續回升,上漲0.7%,創近14個月以來新高。受此利好消息影響,早盤上證指數重回3500點,但在外圍美國關稅威脅升溫下,市場情緒有所壓制,收盤時3500點得而復失。從盤面表現看,AI應用、CRO、IP經濟、金融科技、工業母機等概念股活躍。
展望后市,中銀國際表示,AI應用端具備海外映射催化與滲透率提升催化,AI-agent作為生產力核心形態正加速落地,2025年夏季即將發布的GPT-5有望成為AI產業鏈重要催化,7月AI產業鏈行情或可期待。
談及長期的產業發展趨勢,有機構認為,其中之一就是中國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趨勢。中美本輪貿易戰的本質是科技戰,低值商品和初級工業品領域在關稅談判中有較大的回旋空間,但科技領域的對華限制甚至封鎖的風險持續存在。中國的自主科技邏輯在此輪貿易戰中進一步被強化。伴隨中國自主科技能力不斷提升,圍繞中國自主科技能力提升的投資邏輯會逐步轉向對原創甚至領先的技術能力的重估,2025年DeepSeek、軍工、創新藥行情就驗證了這一點。其他具備類似潛力的新興產業包括AR眼鏡、自動駕駛、具身智能、無人機、固態電池、可控核聚變等。
匯安基金行業主題組基金經理單柏霖分析指出,抓住產業趨勢滲透的加速期,往往會享受到業績加速上漲與估值上調的“雙擊”。而科技自立、自主可控的實現是我國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科技創新給大家帶來創造性的成長,標志著整個技術革命開啟了新的時代,2025年也將成為AI應用商業化落地之元年。當前市場呈結構性機會,海外算力、芯片設計、智能駕駛、機器人等領域優質標的或可關注,同時需跟蹤國內算力拐點與AI場景落地等領域。
面對結構性機會迭出,這也給主動管理型基金帶來了更多的操作空間。單柏霖在管的匯安成長優選混合型基金(A類005550,C類005551)就屬于含“AI量”較高的主動權益產品,積極布局了人工智能相關的算力、算法以及應用端相關資產。據國泰海通證券7月1日發布的基金業績評價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匯安成長優選A近一年收益率59.27%,在同期可比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中高居前2%,具體排名為25/1916。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