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燦強調,在資源布局上,AI基礎設施將由傳統煙囪模式向云化模式轉變。而云憑借強大的算力調度能力、靈活的資源擴展特性以及高效的協同管理優勢,成為承載AI的最佳載體。基于這一理念,浪潮云海構建了AI云基礎設施平臺InCloud AIOS。
浪潮數據云計算產品部PDT經理呂廣杰介紹,InCloud AIOS的優勢在于,基于一云多算、平滑演進、極簡運維、軟硬協同等能力,客戶可以為不同優先級的業務部門靈活調度資源,保證算力資源均衡,在保障業務平穩運行的同時,更快的響應業務量突發時的高并發挑戰。
不止于此,在AI場景中,大模型相當于大腦,真正想讓其賦能政企智能化轉型,還需要開發一系列智能體。這就需要多模多芯、多推理框架、多開發工具的支撐,“一云多算”尤為關鍵。呂廣杰表示,浪潮云海一直堅持的開放兼容、分層解耦的設計理念,通過無綁定的設計,平滑兼容各種芯片、各種推理引擎、各種大模型,實現各個傳統業務系統和智能體業務系統的協作。
開放兼容:讓算力“算盡其能”
理論是理論,真正落地并非易事。例如,異構算力在芯片、軟件、架構等層面各有差異;從“百模大戰”到“千模大戰”,還有無數智能體,幾乎都是強綁定關系,一種GPU架構綁定一種框架,企業投資利用率不足……
InCloud AIOS的“一云多算”通過分層解耦兼容適配客戶采購的GPU,快速構建起多元異構融合的AI基礎設施。同時依托開放接口,提供開放標準大模型服務,為智能體提供標準的北向OpenAI接口,屏蔽底層異構算力的差異。
與此同時,基于自研AI引擎,聯合芯片廠商深度優化,全面提升推理性能。通過自研InLLM推理框架、KV Cache優化、DirectStorage等技術,實現模型吞吐提升6倍、加載速度提升30倍等跨越式突破,讓算力“算盡其能”。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云海目前擁有超過15000多家私有云老客戶,如何保護這些客戶的投資也是一大挑戰,畢竟在老舊機房環境下,性能損耗是一大難題。張明燦表示,老客戶可以僅通過新增單臺AI服務器即可升級AI能力,借助模型量化技術,K8S底座彈性調度,以及CPU和GPU協同推理技術,提升推理服務效率和資源的使用效能。
浪潮云海“AI First,運維先行”的理念,用戶無需學習復雜的AI概念,可以像運維虛擬機一樣管理AI智能體,實現傳統業務與AI應用的統一運維,同時通過智能化手段保障模型穩定與數據安全。
作為一款“融合型AI底座”,InCloud AIOS一云多算、平滑演進、極簡運維、軟硬協同的能力對于中國AI算力生態和產業發展同樣有著重要意義。
硬件生態之外,浪潮云海還升級了云圖生態產業聯盟計劃,成立云上智能體聯合計劃,計劃發展100+智能體應用伙伴,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配合,打造標準、垂直一體化方案,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正如浪潮數據董事長張東在2025中國算力大會主論壇上所言,希望上下游廠商能夠聯合起來,建立自主的知識體系,形成一個真正自主的技術平臺,實現算力、存算、算網和多模的融合創新,推動高水平生態建設,從而促進整個“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為各行各業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