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1:O-RAN架構及用戶設備和核心網
無線電單元(RU)是一個關鍵的前傳組件,為用戶設備提供無線連接。它可以與 O-RAN 的其他組件通信,負責在核心網與用戶設備之間雙向傳輸信息。O-RAN 聯盟 7.2x 分割選項在 O-RU 和 O-DU 之間重新分配物理層功能,以便在前端帶寬要求、延遲時限和組件復雜性之間取得平衡。此舉通過在無線電設備的數字部分增加信號處理功能,深刻影響了無線電單元的整體 O-RU架構。
在產品開發周期中,設計團隊通過模塊級仿真來驗證其功能。然而在系統層面,仿真的復雜度和運行時間都會大幅增加。因此,在流片前的關鍵階段,啟動硅前測試至關重要。
硅前驗證:在流片前鑄就信心基石
硅前驗證指在制造芯片之前對設計進行仿真,以更真實地反映實際場景中的性能表現。這一步驟有助于在產品開發的早期識別設計缺陷,從而在合理的時間周期內實現測試目標。然而,要確定特定功能所需的測試用例,就必須全面了解測試規范。這些測試規范涵蓋了控制、用戶、同步和管理(CUSM)平面協議的各種測試。
由于涉及大量參數,創建符合 5G 標準的測試矢量是一項復雜的任務。 更為棘手的是,這些測試刺激信號需要以同步方式從 DU 上的以太網接口、非標準化時域 IQ 接口或射頻接口發送,以完成完整的無線測試。


圖 2:O-RU ASIC 測試協議棧
為實現硅前測試目標,必須預先驗證測試套件,以避免耗費時間調試測試用例本身。測試設置的可觀察性對早期發現和解決問題有關鍵意義,能有效防止潛在缺陷被遺留到最終的設計。圖 2 展示了用于 ASIC 仿真的 O-RU 測試協議棧和控制器測試設置。
硅后驗證:銜接量產的關鍵環節
驗證互操作性的測試方法可以將各組件作為一個 gNB進行整體測試,這種方法基本保持不變;而一致性測試仍在不斷演進,以確保每個組件都符合 O-RAN 聯盟制定的規范。
為了在快節奏的設計周期中保持精進勢頭,需要從硅前驗證順利過渡到硅后驗證。因此,必須采用統一的工作流程和工具進行信號生成和分析,以實現測試套件的重復使用。


圖 3:O-RU 測試和驗證示意圖和流程
在硅后測試階段,測試訪問控制主要限于 O-RU 的 O-RAN 和射頻端口。如圖 3 所示,要測試 O-RU,需要具備:一個 O-DU 仿真器,用于發送和接收 O-RAN 端口上的 CUSM 平面信息;一個矢量信號分析儀,用于接收 O-RU 發送的下行射頻信號;一個信號發生器,用于向 O-RU 發送上行信號;非傳導測試可能還需要其他設備。所有這些測試設置組件都需要進行時鐘對齊,并滿足嚴格的前傳測試定時要求。
MIMO 和大規模 MIMO :實現預期性能
MIMO 和 mMIMO 技術使用多天線系統(mMIMO 系統通常使用 16 根或更多天線),在同一頻段上同時為多個用戶提供服務,從而提高頻譜效率和吞吐量。采用mMIMO技術時,需要應用先進的波束賦形技術將無線電信號精確地轉向用戶,以提高信號質量并減少干擾。然而,隨著系統復雜性的增加,性能驗證也變得非常復雜、耗時和昂貴。
要測試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無線電單元,需要具備:O-DU 模擬器,配備通過以太網接口生產、播放、捕獲和測量 O-RAN 流量的工具;多射頻收發器,用于在不同方向上產生帶有噪聲和干擾的波束,并同時接收信號。測試裝置不僅需要測量上行和下行鏈路方向的所有波束和信號,還需要能夠精確定位波束賦形問題。圖 4 顯示了帶幅度和相位權重的下行鏈路波束賦形示例,以及相應的波束模式和 EVM 數據。


圖 4:帶幅度和相位加權的下行鏈路波束賦形以及相應的波束模式和 EVM 數據
提高能效,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無線連接呈指數級增長,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能源效率已成為運營商的首要任務。許多研究表明,大部分能源消耗發生在無線接入網絡(RAN)領域,因此 O-RAN 社區正在努力實現節能模式的標準化,目的是在不降低服務質量(QoS)的情況下降低功耗。
O-RU 是接入網中功耗最高的組件。不過,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實現節能,例如可變時鐘、動態功率放大器偏置、小區和載波關閉、射頻信道重新配置、睡眠模式、間斷收發等。隨著 RAN 的分解,需要明確各組件特性,以全面了解系統和網絡層面的權衡。圖 5 對比展示了啟用和未啟用微睡眠模式時,O-RU 站點在 24 小時內的功耗以及潛在的節能效果。


圖 5:O-RU 站點在 24 小時內的功耗
安全測試:確保不間斷的無線連接
在分散的多供應商 O-RAN 環境中,單個組件、接口、網絡功能和數據的安全風險會增加。O-RAN 威脅建模和風險評估規范列出了包括O-RU在內的各要素(包括 O-RU)面臨的 160 多種不同威脅。
需要對每個元件、協議和接口進行漏洞掃描,在模擬真實威脅場景下進行壓力測試,并檢查模擬攻擊下的性能。確保部署有效的風險緩解策略同樣重要。因此,自動安全測試至關重要,不僅要符合安全標準,還要確保無線連接有保障,并符合 O-RAN 零信任原則。
利用 RIC 進行無線電管理,提高運營效率
服務管理和編排系統(SMO)這一層負責協調網絡資源,而 RIC 則在優化無線接入網絡性能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非實時 RIC 使用 rApps ,基于AI/ML 驅動,對時間敏感度較低的操作進行長期優化。而近實時 RIC 則部署了 xApps,以進行十毫秒到一秒的實時網絡調整。
這些控制器通過波束管理和無線電資源管理等高級功能,共同提高了網絡利用率和運行效率。為確保性能可靠,必須實施開環和閉環策略,并對其進行嚴格測試,以實現持續優化。
結語
對O-RAN 無線電單元執行從芯片驗證到智能網絡測試的過程非常復雜,但對于充分發揮開放式智能網絡的潛力至關重要。為了適應不斷迭代加速的設計周期并確保符合 O-RAN 前傳標準,必須配備規劃完善的測試設置、強大的工具、預先驗證的測試用例和自動測試套件,以實現各階段的平穩過渡。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