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龍蜥操作系統大會(OpenAnolisConference)在北京圓滿召開。龍蜥開源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社區匯聚日益壯大的開發者與企業力量,通過深度協同創新持續繁榮軟硬件技術生態。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業內會議上指出,終端能力反映出移動通信的代際特征,在當前5G時代,智能手機仍是移動互聯網的主要接入設備和移動經濟的支柱。預計未來6G,消費側市場仍將是主導業務,需要全新的6G終端和應用服務支撐6G發展。
11月11日消息,在最新的Windows11Build7070(Dev和Beta頻道)中,用戶發現為微軟正在為各種系統操作添加觸覺反饋功能。
近日,清華大學THUNLP實驗室、東北大學NEUIR實驗室與OpenBMB及AI9Stars聯合發布了UltraRAG0,這是首個基于ModelContextProtocol(MCP)架構設計的檢索增強生成(RAG)框架。
8月30日,由全球智慧物聯網聯盟(GIIC)與鴻蒙生態服務公司聯合主辦的2025鴻蒙生態大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盛大舉行。在本次大會的工業控制分論壇上,一款被譽為“工業神經元”的技術創新成果——華龍工鴻(RoboHarmony)工業操作系統正式對外發布,這是由深圳華龍訊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開源鴻蒙(OpenHarmony)開發的適用于具身智能的PLC、工業機器人工業級操作系統,它的發布,標志著我國企業在業界高度聚焦的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控制與交互領域取得了又一項關鍵的技術突破!
當前AI大模型(LLM)訓練與推理對算力的巨大需求,以及傳統計算精度(如FP16/BF16)面臨的功耗、內存帶寬和計算效率瓶頸。FP8(8位浮點數)作為一種新興的、得到行業巨頭(NVIDIA、AMD、Intel)支持的低精度格式,正在成為下一代AI芯片的標配。
8月26日,在2025中國操作系統產業大會上,麒麟軟件正式發布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1。這一系統的問世,不僅標志著我國在操作系統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邁上了新臺階,更為構建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于對十余類核心行業的深度洞察,不斷迭代軟件技術,優化硬件配置,升級調教技術等,逐漸構建起【智瞳】缺陷檢測系統矩陣,旗下覆蓋全場景的五大缺陷檢測子系統,以差異化技術直擊不同場景的檢測難題,讓每一種缺陷都無所遁形。
日前,華為在Gitcode上正式開源自研倉頡編程語言,開源內容包括編譯器、運行時和標準庫等。據了解,倉頡運行時是倉頡Native后端(CJNative)的核心組件之一,以高性能和輕量化為設計目標,為倉頡語言在全場景下的高性能表現提供有力支持。
東土科技旗下子公司光亞鴻道宣布獲8億元戰略投資,投資方為具有央企背景的昆侖北工(北京)綠色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本輪融資將全面加速鴻道®操作系統(Intewell®)在石油石化、國產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等關鍵領域的生態構建與市場拓展,助力我國工業軟件“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邁入快車道。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