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成為2016年的熱詞:Twitter、Facebook布局視頻直播,推出Periscope和Live,而國內移動直播市場新的競爭者也紛紛殺入。
日前,騰訊新聞于各大新聞客戶端中率先推出“直播”頁卡。此次騰訊新聞將直播單獨形成頁卡,標志著新聞客戶端正在進入移動直播時代。
在騰訊新聞4.9.4版本中可以看到,整體界面進行了重新的架構,分成新聞、直播與關心三大頁卡。在直播頁卡中,頂部為直播預告清單,下拉內容豐富,包括體育賽事、社會熱點、娛樂資訊、自媒體等多種直播內容。

此前,騰訊新聞推出許多基于事件的直播,如谷歌人機大戰直播、日本一個人的車站關停直播、史航黑鏡實驗、大熊貓造熊等。其中“一個人的車站”直播頁面積累UV45萬、PV53萬。

作為當下新聞競爭的新領域,直播已成新老媒體的分水嶺。據企鵝智庫最近發布《90后新聞消費洞察報告》顯示,90后最喜歡新聞現場、奇聞趣事類資訊視頻,視頻新聞是大勢所趨。
不少人也指出,視頻或將成為內容的第一載體。從最早的四大門戶到個性化推薦再到如今短視頻、直播,新媒體形式不斷演化,技術改變用戶觸媒習慣,進而倒逼媒體革新形態,資訊視頻化成主流。
不過,直播大環境中,內容質量良莠不齊,媒體則在選題策劃、內容產出方面具有天生優勢。
先前,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與數太奇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新聞健康度研究報告》,其中騰訊新聞客戶端位列前茅。報告強調內容質量是新聞客戶端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新聞直播既能突破現有直播的內容短板,更為媒體增添前沿屬性,延伸媒體形態邊界。需要媒體自身加重直播運營的投入,為技術提供內容想象力。
譬如在發生快遞小哥蹭車被扇事件之后,新浪新聞圍繞“快遞員小哥的一天”主題,進行了長達十二個小時的移動直播,真實還原快遞員的生存狀態。
可見,來自新聞現場的資訊視頻更易引起用戶消費熱情。騰訊新聞客戶端率先開辟直播頁卡,用“大事小事看直播”的理念塑造全新資訊形態,滿足用戶新型消費需求。
新聞現場在移動直播之下被重新定義,新聞直播也不受限于重大、突發類事件報道,有趣、多元、泛資訊的優質直播,成為媒體跨越“新老內容”的關鍵突破口。
來源:XXX(非中文科技資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有事發郵件至news#citnews.com.cn(發送時將#替換為@)。
[轉載標題:]
分享到微信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