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名餐飲電商平臺美團大眾點評宣布設立“首席食品安全官”,整體負責公司食品安全相關工作,統籌規劃和制訂整體食品安全策略,協調到店餐飲、外賣餐飲等業務群及職能部門,保證食品安全制度落地執行。此舉在國內互聯網食品電商平臺中尚屬首次。
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在家里,通過手機軟件訂餐、叫外賣,輕輕一點,不出半小時,熱氣騰騰的飯菜就送上門來……這種隨意、便捷的用餐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白領、宅男宅女的青睞。近年來,國內互聯網食品電商平臺發展迅速,特別是在餐飲電商平臺領域,經歷了龍頭企業合并重組和大規模“燒錢”等磨礪淬煉,競爭日趨激烈。美團大眾點評設立首席食品安全官,反映了在新的消費條件和法律環境中,食品電商平臺面臨著巨大的、前所未有的食品安全監管壓力,以及為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作出的現實努力。
傳統的食品消費格局中,食品安全責任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一是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安全承擔主體責任。從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退市召回和食品銷毀制度,到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打擊懲戒力度,再到建立食品企業安全信用檔案,創造良好的誠信經營環境,都是為了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第一責任”,推動督促生產經營者嚴格守法、規范經營。二是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對食品安全承擔監管責任。法律法規向食品監管者施加壓力,并通過監管者將壓力傳導給生產經營者,推動生產經營者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主動性、積極性。其中,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安全承擔的主體責任,除了含有自我控制、自我監管的成分外,幾乎不具有監管責任的屬性,食品安全監管責任主要由政府監管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承擔。
現在,食品消費引入“互聯網+”,食品安全責任構成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在食品生產經營系統中,出現了食品電商平臺這個新生事物,在傳統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之中,增加了一定程度的監管責任。這是“互聯網+”形勢下食品安全責任出現的一個積極變化。
食品電商平臺既不是食品生產者,也不是商店、超市、商場那樣的經營者,而是采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的食品交易平臺,每個食品電商平臺都集合了眾多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為他們提供入網交易場所,由此集聚了浩若繁星、無遠弗屆的數據信息,掌控著充分匯流、無限豐富的交易動態。這在客觀上使食品電商平臺掌握了政府監管部門難以掌握的食品交易數據,而且,這些數據是平臺的“核心利益”和商業基礎,平臺也不愿意完全向政府監管部門開放,這也使得食品電商平臺在監管食品交易方面,有時比政府監管部門具有更多的技術條件和優勢。所以,法律向食品電商平臺賦予一定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或者說,政府監管部門向食品電商平臺“讓渡”部分監管責任,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
去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食品安全法》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法行為,應當及時制止并報告政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網絡食品交易平臺違反規定,由食藥監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直至責令停業、吊銷許可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這些規定賦予了食品電商平臺一定的監管權力,與此同時,也給食品電商平臺施加了沉重的監管壓力,促使其不斷提高網絡服務和控制技術,加強對平臺上的每一筆交易的監管,最大限度預防和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電商平臺設立“首席食品安全官”,更要以此為新起點,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的“首席監管責任”,這對于維護食品安全、推動網絡食品交易健康發展的意義,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來源:XXX(非中文科技資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問題,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news@citnews.com.cn。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