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某一時刻發生的事情,只有到若干年之后,我們才能意識到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以及它是如何改變我們這一生的。在人類科技史上,這樣的事例更多,例如蒸汽機的問世、計算機的問世。當我們站在另一個時刻回溯過往時才會明白,那些改變是如此地具有革命性。
但今天,在這前所未有的科技創新時代,還有另一些事情,不僅是我們未來回望時會感受到它的革命性,甚至在當下,就會熱烈地討論起它將帶來的變化。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就具有這樣的雙重特性。
在國內,對人工智能領域傾注最大精力的,就是百度了,掌門人李彥宏甚至在去年應邀到證監會演講時,都在談論人工智能——別忘了,那是證監會,那時候國內最熱的話題是“牛市來了”……之后,百度就開始“大規模”地討論人工智能了。在《勿忘初心不負夢想》的內部信中,李彥宏說,十年前, 我們以搜索為基礎, 創立了貼吧、知道、百科等新產品;今天, 我希望我們以人工智能為基礎, 把語音搜索、自動翻譯、無人車做成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新產品。
那么,百度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的討論人工智能?當我們談論人工智能的時候我們又在談論什么?

人工智能早已滲透我們的生活
去年4月,當李彥宏向證監會的官員們介紹百度的人工智能時,市場的關注點還都在百度是否會回歸A股上市。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人工智能還是像《終結者》中來自未來的施瓦辛格,或者像《機械公敵》中試圖接管人類的機器人們。腦洞大開的編劇們描述了一個個離我們很遙遠的畫面,也正因為對人工智能的了解是來自于這樣的“啟蒙”,才讓我們在潛意識中認為人工智能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以至于當李彥宏在講述人工智能時,觀者的感受還停留在“百度在畫一個多年以后的藍圖”。
這是一種錯覺,因為今天,我們的生活早已被人工智能所環繞。當你在工作間隙打開百度外賣點一份下午茶時、或者打開百度地圖查詢哪一條回家的路比較順暢時、亦或使用自動駕駛系統時,其實都是在利用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如果你以為只有和棋王對戰的阿爾法狗才是人工智能的結晶,那可是大大傷害了整個人工智能的大家庭。
這些人工智能技術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的同時,也成為了各大公司爭奪的重點,百度、IBM、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以及一些創業公司,都在加大對人工智能的投入,其應用的領域覆蓋了家居、汽車、安防、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多個領域。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18年,全世界將有60億臺設備用上人工智能技術。屆時,人們將在互聯網家電、汽車等產品上與人工智能實現零距離接觸。而來自工信部的計劃則是:力爭2018年形成千億規模的市場應用。
其實,人工智能利用領域之廣泛早已超過我們的想象,除了前述提到的三款應用外,手機中的搜索、智能助手、翻譯軟件等都是人工智能的應用;蘋果手機中的siri;微軟那款被“教壞了”、發布種族歧視言論的聊天機器人Tay;還有時下火熱的運動手環……甚至每天從你手機APP中彈出來的新聞資訊,背后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朋友圈的廣告,為什么有的人能看到有的人卻沒有收到?背后的算法也是人工智能提供的。為什么?因為人工智能在背后基于你的搜索習慣、瀏覽行為,分析了你的財務情況——真是一個讓人尷尬的時刻……
當我們在聊人工智能時,其實就是在聊我們的生活。
“得人工智能者得未來”
現在,人工智能已經被大公司們視為必爭的陣地,甚至有一種說法是“得人工智能者得未來”,科技巨頭們也開始用其雄厚的財力和強大的科研能力在這些領域布局,并不斷推出新產品。日前,《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繼社交媒體及日常生活類應用之后,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了硅谷的新潮流。
雖然比爾蓋茨在擔憂人工智能會毀滅人類,但微軟依舊聲稱“人工智能是人類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技術,將改變一切”,先后推出了Microsoft Bot Framework(微軟機器人框架)、以及Cortana(中文名小娜,微軟開發的全球第一款人工智能助理),并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小冰”(聊天軟件)。
在Facebook的未來十年規劃中,人工智能成為其規劃的核心,其今年還公布了用于訓練人工智能軟件的數據,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軟件能理解兒童故事。FACEBOOK還希望開發一款能和我們談風花雪月和人生理想的機器,所以看新聞里說有人想和聊天軟件結婚,說不定,以后人類的戀愛對象又要增多呢,其實已有先例:《我的機器人女友》就是說的這樣的可能。
谷歌除了阿爾法狗之外,也通過大量的收購,進入人工智能領域;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雖有麻煩,但也從未放棄這一方向……
國內的科技企業也希望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彎道超車,BAT更是利用雄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走在了前列。
百度早在2013年就布局了人工智能領域,當時成立了專注于深度的研究院,是中國互聯網界第一個把人工智能提到核心技術創新地位的互聯網企業,并聘請了被稱為“人工智能之父”的吳恩達作為首席科學家,領導未來科技核心部門,包括位于硅谷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和北京的深度學習實驗室,以及百度大數據實驗室。
百度方面表示,其研究的“百度大腦”系統,已經相當于2歲至3歲孩子的智力水平。李彥宏說,積累10年至20年后,人工智能的“大腦”可能會趕上人腦。
李彥宏在證監會里推崇的百度外賣、百度地圖等,是人工智能在當前的運用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那么在更高深的技術上,百度也開源了人工智能關鍵軟件Warp-CTC,公開了關鍵代碼,它是百度前期為了在最新的計算機芯片上更快速運行,而專門研發的一種改良版深度學習算法。
按照目前科技的發展水平,人工智能趕上人腦,相信不會太久遠。那時的我們,或許會和機器人共同生活,至于帶來的是像瑞典電視劇《真實的人類》那樣造成困擾?還是如同《我的機器人女友》、《機器人管家》一樣充滿溫馨?依賴的還是人類的智慧。(文/左關)
來源:XXX(非中文科技資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問題,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news@citnews.com.cn。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