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1日,美國東部的大規模互聯網癱瘓席卷全美,包括Twitter、GitHub、PayPal、BBC、華爾街日報、Xbox官網、CNN、HBO Now、星巴克、紐約時報、The Verge、金融時報在內的眾多站點無法訪問。
據了解,本次大規模互聯網癱瘓的原因,是美國主要域名服務器(DNS)提供商Dyn(Dynamic Network Service)遭受到了嚴重的DDoS攻擊,大量機器在同一時間對Dyn發起流量攻擊,網絡帶寬被瞬間占滿。DNS服務商的主要職責是將域名解析為IP地址,從而將用戶引入正確的網站,一旦被攻擊癱瘓,將導致大量網站用戶訪問失敗。

(大規模互聯網癱瘓席卷全美)
攻擊源超過千萬IP,物聯設備或為主要攻擊工具
Dyn表示,這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網絡攻擊行為,來自超過千萬IP來源。“第一波黑客攻擊發生在美東時間上午7點10分左右,工作人員進行了搶修,在當日上午9點半左右恢復了運營。但是,上午11點52分,又發生了第二波攻擊。第三次攻擊則出現在下午5點。”美國國土安全局、FBI也已經對事件開展了調查。
國外媒體報道稱,針對物聯設備的僵尸網絡或許是發起本次DDoS攻擊的重要來源。Dyn首席策略師約克也提到,隨著智能產品的廣泛使用,黑客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軟件去控制成千上萬聯網的設備,比如相機、家庭路由器等,通過海量的互聯網流量去沖擊一個目標。
自建DNS服務不能避免安全問題,關鍵還在DNS平臺安全能力
部分企業為了避免類似的大規模DNS攻擊事件,選擇了自建DNS服務并承擔著背后的巨大成本。然而,就在近期,目前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開放源碼DNS服務器軟件BIND便被曝光存在嚴重漏洞,將導致遠程拒絕式服務(Dos:Denial of Service)攻擊。事實說明,自建DNS并不能避免安全問題,黑客如果采取針對性攻擊或許還能更輕松得手。
作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一部分,DNS服務商需要擁有更突出的安全防護能力。DNS服務商成為越來越多DDoS的攻擊目標,不僅遭受攻擊數量和種類大增,而且攻擊時長以及遭受攻擊的復雜性也都在增加。國內最大的DNS服務商騰訊云DNSPod曾經提到,2015年DNSPod受到的攻擊,在攻擊次數和攻擊流量上,都達到了過去兩年之和。
目前,騰訊云DNSPod為近125萬用戶、1100萬域名提供域名解析服務,日處理DNS請求超過350億次。在不斷提高解析性能,積累起大量域名解析技術優勢的同時,騰訊云DNSPod對服務的穩定安全也極為重視。
“被攻擊是DNS服務的日常,針對DNS服務的攻擊方式非常多,但黑客越來越向傳統的大流量攻擊方式回歸。”談及本次事件,騰訊云DNSPod團隊認為充足的抵御能力十分重要。據了解,為應對DDoS攻擊,騰訊云DNSPod已建立包括大帶寬、大規模分布式部署、專用防護設備、多種針對性防護策略、高性能DNS服務處理程序在內的防護體系,針對域名攻擊的DDoS防護能力便已超過1T帶寬。
目前,DDoS攻擊早已形成一條高度成熟的黑色產業鏈,黑客作案的成本非常低,只需要5美元便可以雇傭專人進行DDoS攻擊。隨著攻擊手段的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物聯設備被控制利用,未來的網絡安全環境將更加嚴峻。普通用戶將更多地依賴著互聯網基礎平臺,借助平臺領先的安全防護能力,保障服務的穩定安全。
來源:XXX(非中文科技資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問題,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news@citnews.com.cn。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