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阿里星球今天在蘋果商店發布的更新動態顯示,其將在近期停止APP內的音樂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新版本內的指引和說明,導出本地音樂。
這意味著上線八個月后,阿里星球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停止音樂服務后,這款由天天動聽改版而來、承載了阿里音樂鐵三角期望的APP,將徹底與音樂播放器功能告別。

阿里星球為阿里音樂在今年4月15日推出的一款APP,其囊括了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眾多功能,在今年3月25日,阿里星球APP就曾以“內測”的名義短暫上線,但又很快下線。
作為宋柯、高曉松以及何炅加盟阿里音樂后準備了大半年推出的平臺,阿里星球承載了阿里音樂鐵三角對音樂業務的重要期望,但從結果來看并不如人意。
上線之初,阿里星球便遭遇大量用戶差評。
阿里星球由天天動聽改版而來,突然間的巨大變化讓許多用戶一時感到不適應。上線初期阿里星球曾收獲大量負面評價,現在阿里星球在APP store的評分為二星,但評價已被清空。
從此前宋柯的表態來看,阿里星球被其寄予厚望。去年年底,宋柯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透露了其對阿里音樂業務的發展規劃:會更多的思考怎樣幫助音樂行業,從營銷、內容、人等各個層面。蝦米還是專注于播放器這個定位(在線音樂的播放平臺),而天天動聽會嘗試更多產品形態。
四個月后,阿里星球正式上線,發布會現場由于有眾多音樂圈人士前來捧場站臺,被媒體稱為“半個娛樂圈都來了”。
從阿里星球的產品框架來看,這是一款野心很大的應用,它涵蓋了粉絲社交、直播、音樂播放器、交易體系等功能,幾乎無所不包。其核心邏輯是讓音樂產業的各方角色進入交易、享受收益。這與宋柯對阿里音樂業務規劃的思路相契合。
但龐雜的功能架構對用戶而言意味著更高的使用門檻,對阿里音樂星球自身則需要更高的運營能力。
重運營的模式決定了阿里星球短時間內無法迎來爆發性增長,在阿里音樂團隊將中心轉移至阿里星球上的同時,阿里音樂旗下的另一款音樂應用蝦米在運營和維護上相對被忽視。
業務發展承壓,阿里音樂內部出現人事調整。今年1月,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確認離開蝦米,加盟阿里旗下社交產品釘釘團隊,但今年10月,經媒體確認王皓又再次回歸蝦米。
而9月19日,阿里大文娛發布官方公告稱,原阿里音樂董事長高曉松,升任為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將全面負責阿里大文娛的國際戰略;阿里音樂原CEO宋柯將就任阿里音樂董事長,負責阿里音樂演藝業務及創新發展;合一集團(優酷土豆)總裁楊偉東兼任阿里音樂CEO。
在內部高管調整后,此次阿里星球停止音樂服務,已經釋放出阿里音樂調整發展策略的信號。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