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XXX,這是我新號碼,原號碼現(xiàn)已停止使用,收到回信息,常聯(lián)系。”換號短信本來是作為提升感情紐帶的存在,卻被騙子非法利用,演變成行騙的“套路”。近日,李女士就遭遇到“換號”騙局。
每隔半年,李女士就會將房租打進房東指定的銀行卡。這回,房東打電話提醒她交房租后,她卻收到了一條陌生短信,寫著:“我是房東,房租打到我老公卡上,卡號是***”。時間上的“巧合”讓李女士沒有起疑,按照短信中的卡號做了匯款。結果,房東沒有收到錢,并表示從未發(fā)過變更卡號的短信。

(圖:騰訊手機管家精準攔截“換號”詐騙短信)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碰見過類似騙局:陌生電話接通后,那邊卻傳來“猜猜我是誰”或“我是你領導”,用戶覺得聲音相熟時會自動聯(lián)想到自己身邊的熟人,進而落入陷阱。而“換號”詐騙則是以上詐騙形式的升級版,短信內容至少包含了一方的姓名,對于用戶來說迷惑性更強,無法辨識是否為真正的熟人換號。而“熟人”關系鏈信息的來源,則是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購買、使用病毒APP讀取聯(lián)系人通訊錄、盜取用戶云端備份數(shù)據(jù)等形式獲得。
當騙子蒙上“熟人”面紗,是如何一步步行騙的呢?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楊啟波分析,“騙子采取了群發(fā)短信步步逼近的手法,第一步‘認親’,借聯(lián)絡感情騙取信任,第二步‘借錢’,捏造各種理由謊稱錢不夠,誘騙受害人匯錢至指定賬戶。”一般來說,冒充親戚、同學、同事等熟人多以違法被抓需交罰款、發(fā)生車禍治病等為由索要錢財,冒充領導或老板則以辦事費、買單、包紅包等理由索要錢財。

(圖: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揭秘“換號”短信詐騙流程)
“‘換號’騙局威脅在于騙子經(jīng)過數(shù)天的交談,騙取信任,部分用戶隨之變成了深度受害用戶。”安全專家楊啟波說道,“即使騰訊手機管家已經(jīng)識別騙子發(fā)送的銀行卡為黑卡,并實現(xiàn)了精準攔截,但是因為用戶信任了所謂的‘熟人’,反而認為可能是誤攔。”根據(jù)騰訊手機管家云查殺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1月以來,“換號”詐騙每日影響人數(shù)總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是每天依然有深度用戶受影響。

(圖:“換號”騙局每日影響用戶趨勢圖,數(shù)據(jù)來源于騰訊手機管家)
面臨“換號”騙局的嚴重威脅,用戶該如何防范呢?安全專家楊啟波為用戶提供了以下5種防范措施:其一,用戶收到類似短信后,在保存聯(lián)系人之前,要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本人確認;其二,與“熟人”交談時涉及資金來往時,不要輕易轉賬,尤其是提供的銀行賬號開戶名不是其本人時,更要提高警惕;其三,若對方提及自己因違反法律被抓時,最好先確認消息的準確性,不要偏聽偏信;其四,如果用戶使用云端服務器備份文件時,應定期更換密碼,保護好個人隱私數(shù)據(jù);其五,安裝騰訊手機管家等專業(yè)手機安全軟件,識別攔截各類詐騙電話和短信、精準查殺竊取信息的風險軟件,保障手機端安全。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tǒng)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shù)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chuàng)作風格。
IDC今日發(fā)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