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電信詐騙事件頻頻發生。更是出現了大學生徐玉玉案、清華教師遭遇電信詐騙損失巨款1760萬等悲劇,同時也將電信詐騙推上了輿論風口。
近日,360手機衛士發布《2016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對2016全年手機安全狀況做了總體分析,并對詐騙電話識別能力以及成功率等方面做了專項研究。報告顯示,詐騙電話的詐騙成功率平均值約為0.1%;中國自東南至西北,用戶對電信詐騙的識別能力逐漸減弱。

圖1:中國各地區用戶電信詐騙識別能力分析地圖
隨著電信詐騙頻見報端,很多人都對詐騙有了警覺之心,然而依舊有很多用戶不幸中招,遭受損失。報告顯示,不同地區的人對于詐騙電話的識別能力有所不同。全國范圍來說,北方用戶比南方用戶更容易上當,西部用戶比東部用戶更容易上當。
其中,識別能力較強地區的手機用戶在接到一個未被標示的詐騙電話后,20秒以內就能快速識破并將其標記為詐騙電話,而識別能力較弱地區的用戶則至少需要35秒。

圖2:不同類型詐騙電話號碼的詐騙成功率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防詐騙首先要了解電話詐騙。因此,報告還對詐騙電話的詐騙成功率進行了分析。從平均數值來看,詐騙電話的詐騙成功率約為0.10%,即犯罪分子約撥打1000個詐騙電話能成功詐騙一次。
在所有的方式中,用手機撥打詐騙電話成功率最高,為0.28%,即騙子們平均撥打357個詐騙電話就能成功詐騙一次,可見用戶接到陌生手機來電時,一定要更加小心;而用400/800號段撥打詐騙電話的成功率相對較低(0.04%),騙子們平均撥打2500次才能成功1次。

圖3:用戶聽信讒言 掉進電信詐騙騙局
此外,360專家指出,個人信息泄露是垃圾短信、騷擾電話乃至電信詐騙泛濫的罪魁禍首,讓“廣撒網”式的電信騷擾逐漸精準化。在電信詐騙黑色產業鏈中,犯罪分子不僅對用戶的個人信息,甚至連其家庭狀況都一清二楚。
面對花樣翻新的詐騙手段,360專家也提示廣大用戶切記陌生來電、短信內容勿輕信;警方、法院、檢察院等部門不會采用電話辦案的方式,更不會要求市民直接轉賬;對于銀行卡、身份證等個人重要信息,一定要保護好,切勿隨意告知他人。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