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應用場景市場接納度究竟如何?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一份網絡問卷表明,1萬名美國、英國、澳洲的消費者,購買智能家居產品的消費者僅10%,產品以家用監控攝像居多;有75%的消費者表示,如果只是通過手機APP來實現自動化效果,他們寧愿購買非智能化產品;剩余的15%消費者則徘徊在智能化和非智能產品之間,沒有明確的取向。
現有的智能家居,概念硬傷是缺乏實用性。長虹公司副總工程師陽丹指出,很多智能家居產品并沒有達到輔助用戶生活的目的,而是一味的在功能“加法”上發力,這種做法只能離用戶需求越來越遠。
“智能家居產品應該圍繞著人和需求,通過解決方案來滿足需求。一方面要去掉花哨的科技添加,專注于簡單、實用化;另一方面要深入到用戶需求,通過對應的解決方案給出答案。長虹智慧家庭要做的第一件就是解決用戶大部分生活剛需,提升用戶的生活體驗。”陽丹表示。
據了解,長虹智慧家庭主要針對五個方向展開突破,分別是家庭娛樂、家居安防、能源管理、遠程控制、輔助醫療。在五個業務方向全面市場化落地同時,長虹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形成合作,共同拓展及推進智慧家庭及相關業務。此外,全國多家優勢地產商為長虹打開大門,讓智慧家庭進入小區。
據長虹智慧家庭產品經理楊家鵬介紹,長虹與中國移動集團一級平臺實現對接,智能安防套件等產品已入庫,并在移動“和家親”APP等電商平臺上推廣。同時,長虹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在智慧家庭新技術領域的合作已全面鋪開。
“圍繞著用戶需求,我們從軟件、硬件兩方面進行布局。軟件方面我們通過手機、電視端的‘智慧管家’應用app,滿足消費者外出、居家等場景下對于家庭環境進行檢測和控制多種行為。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簡化了人和設備的交互方式,讓主動感知用戶需求觸手可及。在硬件方面,長虹涵蓋電視、冰箱、空調等大件家電,還涉及智能插座、智能開關等設備,此外還有家庭安防、門鎖、貓眼、窗簾等一系列設備。通過與渠道、代理商等合作,將智慧家庭發展至千家萬戶。”楊家鵬說。
和被動的接受指令或信息相比,智慧家庭傾向于主動感知、主動提出解決方案。從技術層面講,智慧家庭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和普適計算,讓人最大限度在傳感器與計算機的聯接中擁有精神收獲感。例如,人獲得信息的方式更多是主動推動,手機或電腦會根據用戶閱讀習慣,將其感興趣的內容呈現在眼前。
“當下,長虹率先實現了智慧家庭應用解決方案全面市場化,并通過與三大運營商、房地產商合作,實現智慧家庭批量落地。未來,我們會深入到更多的細分化場景中,解決人們生活存在的更多需求。”楊家鵬表示。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