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ISC2017)將于9月11日-1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次大會的主題為“萬物皆變,人是安全的尺度”。在很多人都將關注焦點鎖定在技術、設備、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大會重新強調“人”的重要性,這無疑讓很多業內人士對本次大會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安全的本質是人與人的對抗
2017年以來,全球網絡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以五月份爆發的“永恒之藍”勒索病毒為例,即使IT廠商和安全企業在第一時間發布了病毒借以攻擊的漏洞補丁和安全公告,但是到了6月份,勒索病毒變種又卷土重來,仍有一大批用戶遭遇攻擊。究其原因,還是由于相關安全人員的防范意識差、工作不到位、業務水平不及格,才導致勒索病毒又一次得逞。
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企業日常建設和運營人員存在安全能力不足、安全意識淡薄、管理要求無法落實等多方面問題。前不久,360曾對100家單位的網絡安全情況進行調研,結果表明,過半單位在近一年內未對系統進行全面風險評估及定期補丁更新,部分行業單位的業務部門與安全部門溝通不夠順暢,網絡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安全工作有盲區,為大規模網絡安全事件的爆發提供了可乘之機。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運營人員跟不上技術的發展,是目前網絡安全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設備更智能,網絡攻擊者更智能,網絡運營和維護人員也要更智能,思維、行為和能力都要進行相應升級。鑒于此,本屆互聯網安全大會才將主題定為“萬物皆變,人是安全的尺度”,就是重新強調在設備能力不斷強化、技術水準不斷革新的當下,人依然是確保網絡安全的最重要一環。
人是網絡安全防御的核心
如今,網絡防御已經從傳統的靜態防御演變成了動態防御,實時監控系統的各種異常行為。在這種模式下,運營人員便成為了網絡安全防御的核心,只有更及時、更敏銳、更主動,才能真正確保網絡安全。
從目前公布的大會各項議程看,本次ISC對于“人的重要性”的討論非常重視,其中,大會網絡安全法治分論壇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欣新的分享主題為“個人信息保護的利益平衡機制”;印第安納大學摩利爾法學院研究員Rachel也將帶來《美國網絡安全法及其最新進展》的主題演講。
在政企安全體系創新分論壇中,國家信息中心安全管理處處長邵國安、國家電網公司信通部網安處處長劉瑩、國家稅務總局電子稅務管理中心信息安全管理處處長王傳亮等嘉賓將分別就新形勢下政企機構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與培養話題展開討論。論壇現場還將重磅啟航中國網絡安全千人智庫計劃。
大會安全人才培養及競技實戰分論壇則將針對安全人才這一問題,分別從“我們最急需的是工程人才還是學術人才?”、“‘倒金字塔型’網絡安全人才輸出風險”、“高校網絡信息中心雙重身份下的困境與突破”、“現有教育體系對于人才培養是否有效?”四個不同方向來展開深入的討論。
此外,大會安全創客匯環節將以初賽全國海選、決賽現場路演的比賽方式發掘優秀的安全創新創業團隊,實現創投資本和創業團隊的無縫對接,扶持并推動安全行業的創新發展。大會安全訓練營環節將開設《瀏覽器漏洞挖掘利用高級技術》《iOS內核漏洞高級利用技術》《.NET安全分析與安全防護》等課程,訓練營由世界級安全大神和黑科技生物黑客親臨現場授課,手把手為學員講授安全干貨。訓練營還特設CISP培訓課程,學員通過考試即可獲得證書。
歷經五年 ISC已成為亞洲安全行業風向標
歷經5年發展,ISC已成為亞太地區安全行業和產業溝通、交流合作的主要平臺,每屆大會達成的共識和分享的觀點,都對亞洲安全行業趨勢做出了精準的預判,不啻為亞洲安全行業的風向標。
五年磨一劍,作為亞洲地區最大規模、最專業的信息安全行業年度會議,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ISC2017)開幕在即,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及國內超3萬名安全行業從業者、政府及企業安全負責人、安全廠商和研究組織的優秀白帽黑客云集北京,深入探討全球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產業方向、行業趨勢、技術未來、產業合作、投資創業和人才培養,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