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旗下的優圖實驗室采用其研發的一款肺結節檢測診斷模型,與來自國內多個三甲醫院的放射科和腫瘤科醫生展開了一次人機對比試驗,通過實戰交流來進一步了解人工智能在肺結節檢測診斷臨床上的應用價值。
伴隨世界范圍內人工智能的興起,圍繞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應用正不斷被拓展延伸,其中醫療領域也不例外。在我國,人工智能對于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改善醫患關系、緩解醫療供給矛盾等能夠發揮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在過去半年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人工智能醫療領域。騰訊在2017年上半年財報中提及旗下AI團隊在醫學影像識別領域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推出了由騰訊互聯網+合作事業部牽頭發布的首個醫療AI影像產品“騰訊覓影”。作為騰訊覓影核心人工智能技術的提供方,騰訊優圖將充分發揮團隊在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技術上的優勢,有效輔助醫生發現病癥,將病魔遏制在搖籃里。
優圖醫療AI慧眼識“癌”診斷準確率超出醫生平均水平
在中國,肺癌是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癥種類。中國目前僅有8萬名影像科專家醫生,他們每年需評估14億張CT掃描圖片,其中有經驗的放射科醫師及臨床大夫對肺結節的良惡性判斷具有較高準確度。但是,由于肺結節形態變化各異,早期的癥狀極難辨別,以“肉眼判斷”的方式提升肺癌早篩率幾乎不現實,而擅長處理精細數據的人工智能在這一領域則有著大展拳腳的空間。
基于優圖團隊研發的國際領先肺癌檢測算法模型,以廣東省人民醫院選取的25例早期肺癌和25例良性結節為樣本,騰訊優圖與20多位高年資醫師進行了一次頭對頭人機對比試驗,他們分別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試驗結果顯示高年資醫師通過肉眼判斷良惡性結節的特異性(良性結節的識別正確率)達到將近80%,靈敏度(惡性結節的識別正確率)為81.3%;而優圖醫療AI的特異性則達到92%,靈敏度為96%,一定程度上超出了高年資醫師的平均水平。此外,優圖的醫療AI對于微小結節(3mm<直徑≤10mm)的檢出準確率已超過95%,可幫助放射醫生大幅提升肺部CT的早癌篩查能力。
除了在肺癌早篩上取得的突破,騰訊優圖在檢測可疑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中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其驗證準確率超過95%,并且也將該AI技術應用于騰訊覓影中。
隨著互聯網+醫療新型模式的不斷深入,人工智能與醫學的跨界融合將會給未來醫療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能夠輔助臨床醫師進行診治決策,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可以改善我國目前醫療資源不足、優質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據悉,騰訊優圖將不斷提升醫療AI的技術水平,并通過騰訊覓影與多家三甲醫院進行合作,共同推動技術的落地應用,攜手專家醫生共同為病患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智能醫療服務,讓每一位患者切實感受到智慧醫療時代的高效與便捷。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