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關于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飲食,長久以來很多人都在不斷地探索和追求著。健康飲食不僅要懂得選擇營養豐富的食材,更要懂得用對烹調方式、選對烹飪工具。
作為中央電視臺一檔關注大眾身心健康、倡導健康生活的節目,CCTV10科教頻道在國慶期間播出的《健康之路》秋季特別策劃之《這是我的菜•秋季藥膳》節目中,請來了七位權威專家對應季節和人體特點等推介養生食材、傳授養生秘方。也請來六位特邀廚師PK廚藝,用意大利尚尼品牌IHC智能恒溫鍋打造養生美食,普及了健康知識,也征服了胃,可謂美味健康兩不誤。

節目中廚師所使用鍋具為尚尼IHC智能恒溫鍋云系列
提到廚房,總能讓人想到家的溫暖,尤其是聞著熟悉的家常菜飄出的陣陣香氣,幸福感油然而生。而事情上,廚房也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空間,是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家人情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享受地在廚房忙東忙西準備熱飯熱湯,與家人朋友齊聚分享香氣四溢的美食……真是愜意的時光。
但是,在這個溫馨而美好的廚房空間里,竟然潛藏著對我們健康很不利的健康殺手——油煙。這也是近年來國內肺癌發病率居高不下,女性肺癌患者逐年呈增長趨勢的重要因素。美國流行病學雜志也指出:中國的高溫烹飪方法是導致不吸煙家庭主婦患上肺癌的主要成因。

2000年 <<美國流行病學雜志>>
源自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研究院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高溫烹飪所產生的油煙中含有大量有害甚至是致癌物質如:煙霧顆粒、甲醛、丙烯醛、巴豆醛、苯等。如果長時間在油煙彌漫的廚房環境里工作,皮膚呼吸易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加速皮膚衰老,慢慢變得無彈性、暗黃粗糙。更嚴重者身體組織會發生病變,免疫系統也會受到損害,造成長斑、脫發、咽喉腫塊等嚴重后果,更是增加哮喘病、呼吸道疾病、肺癌的患病幾率,潛移默化地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健康。

歐洲國家對此做了深入研究并給出了建議,根據歐洲權威的德國食品協會對煮食用油包括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椰子油及橄欖油制定的食物烹飪標準,高溫烹飪不宜超過230℃。 從上圖顯示的各種食用油煙點,也可以看到家庭常用食用油的煙點在220℃-230℃。
換而言之,也就是說,230℃是一個界限,當烹飪溫度控制在230 ℃之內,便低于常用食用油的冒煙點,這樣就從根源處便抑制了油煙的產生,從而避免了油煙彌漫帶來的一系列有害甚至致癌物質,保障了烹飪環境,同時也保障了烹飪主婦及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其次,在230 ℃之內烹飪,食物不碳化不焦化,確保了食物中的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保障了我們人體每天所需的營養攝入,吃得更安心更健康。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食物的烹調加工已不拘泥于色香味和填飽肚子等簡單需求,更訴求通過科學合理的健康烹飪方法,降低烹調方式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傳統的爆、炒、炸、熘、煎、烤等高溫烹飪都存在極大的健康隱患:食物在燒烤、煎、炸等高溫處理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有害的衍生物,如苯并芘類、亞硝胺化合物等;脂肪在高溫情況下發生熱分解、熱聚合和熱氧化,生成一些醛或者酮類,這些物質往往具有揮發性和強烈的刺激味道,降低食用油的發煙點,油煙造成人體的損傷;脂肪的過氧化物是一種自由基,增加心腦血管與衰老的幾率;蛋白質在高溫作用下會發生焦化,產生雜環胺,如果溫度從230度到260度,雜環胺產生量增加3倍。綜上,高溫烹飪不僅造成食物營養素如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不同程度的丟失,還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大傷害。要做到美味與健康的共榮與統一,控制火候與溫度是個技術活兒。
控制火候與溫度可不是個簡單的技術活兒,就算是顛勺功力了得的大廚也未必可以精準控制,況且不是人人都是大廚呢。這時,或許我們需要一口可以自動控制溫度的鍋。

意大利尚尼針對此研發了IHC智能恒溫鍋,IHC智能恒溫鍋搭載全新的IHC智能恒溫專利技術,烹飪過程中無需調節火候,鍋具溫度可智能控溫在230℃煙點之下,從根源處減少油煙產生,還可更多鎖住食材的水分,保留原汁原味的口感,讓飲食更營養健康。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