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初冬,全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中國烏鎮。雖然依舊是“世界互聯網大會”,但本屆大會上,聊互聯網的人少了,各種“AI”已經在互聯網界各位大佬的口中呼之欲出,這個世界,怕是馬上要充滿AI了。
我們從參會的數百位科技大佬中,挑選了10位重量級嘉賓,透過他們的言論,你或許能讀懂AI的未來……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AI堪比工業革命,所有行業都會因而改變
扛起國內AI發展第一桿大旗的當屬百度,它對于國內AI發展的看法自然也最受矚目。
“未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就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又會以一個非常快的速度向前發展。”李彥宏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有機會見證、甚至參與人工智能這樣一個堪比工業革命的技術革命在人類歷史上的產生,百度期待人工智能技術的推進會給我們每個人帶來不斷的驚喜。

在本屆互聯網大會中,李彥宏直截了當地表示,在失去了人口紅利的背景下,AI將成為未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他總結道:“從金融到房產、教育、醫療等,能想到的產業都會因AI而發生變化,這是個偉大的時代。AI堪比工業革命,期待AI能給每一個人帶來新的驚喜。”。
看來,百度不僅是要將AI做成自己的“金字招牌”,更是希望能把它做成中國的“金字招牌”。事實上,百度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跟谷歌、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叫板的中國企業。無論是從研發成果還是從人才儲備上來看,近年來百度在AI的表現都堪稱是“業界標桿”。前不久,百度還成為了首批國家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開放創新平臺依托單位。而這一切,與百度All in AI的戰略部署息息相關。
圖靈獎獲得者約翰·霍普克羅夫特:AI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中美的競爭
圖靈獎獲得者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在談及AI競爭時,首先想到的是中美兩國的競爭。在約翰眼中,這場競爭的關鍵在于百度和谷歌,在于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的競爭,更在于中美兩國的人才儲備。
約翰在美國授課時曾接觸過不少中國留學生,他們出色的解決問題能力給約翰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人才優勢將決定了國家優勢。約翰認為,如今的信息革命正在打破各國邊界,使貨物、服務實現充分流動。然而,發展AI有著相當高的技術門檻,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人才儲備,任何一種優勢都會導致AI領域內的馬太效應。
因此,約翰認為,在這次由AI所引領的信息革命中,最終只有中國和美國可以從中享受紅利。“未來,全球只有兩個國家能從AI中受益,那就是中國和美國。其他國家都沒有這樣的基礎設施。發展AI有很高的門檻。”
阿里巴巴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云:過去30年人變成機器,未來30年要把機器變成人
相較而言,馬云則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上表達了自己對于AI的看法。他說,過去3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30年,我們將把機器變成人,但最終應該讓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機器沒有靈魂、機器沒有信仰,我們人類有靈魂、有信仰、有價值觀、有獨特的創造力,人類要有自信、相信我們可以控制機器。”

除此之外,馬云還表示對新技術與其擔心,不如擔當。他舉了清末抵制鐵路的例子。曾經有人擔心鐵路會導致挑夫失業,影響社會穩定。但現在已經有200多萬的鐵路工人。所以與其擔心技術會奪走就業,不如去擁抱技術,去解決新的問題。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互聯網企業將為各行業賦能,解決全部痛點
已經是第四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馬化騰在談及AI時也感觸良多,一向不善言辭的他在全體大會上發表了演講。
馬化騰稱,過去一年,數字經濟是創新最快的經濟活動,全球互聯網公司都站在了風口上,獲得了高速發展。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里,7家科技公司里包括5家互聯網公司。“過去互聯網企業是解決個人用戶的痛點。未來,互聯網企業將給各行各業賦能,解決全部痛點。”

而騰訊的表現也恰如馬化騰所言。在過去的一年中,騰訊在AI領域內頻頻加碼,從其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內的布局就可見一斑。
谷歌CEO皮查伊:AI將改變工作方式,社會要學會適應
提及AI就不得不說6個月前同樣發生在烏鎮的那場阿爾法狗圍棋大賽。而在那場戰役的主導人——谷歌CEO皮查伊眼中,此戰堪稱是AI發展的里程碑。
在本屆互聯網大會中,皮查伊說,以前是人來適應電腦,而AI的出現可以讓電腦適應人類。計算機將變得無處不在。“AI正在改變我們工作的方式,也會帶來新的崗位,AI也促進民主化,推動新工業革命的到來,社會要學會調整和適應。”

蘋果CEO庫克:AI發展迅速,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
對于AI的思索,庫克與大眾的關注點截然不同。他說,自己不擔心機器會像人一樣思考,反而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
庫克表示,科技的確可以創造出無限的機遇,但在此之前確保科技富有人性是人類共同的責任。也是蘋果非常重視的一項責任。“為此我們竭盡全力降低進入App生態圈的門檻。”。

“我們必須為技術注入人性,將價值觀注入到技術中,實現對社會,對家庭更美好的承諾。”庫克如是說道。
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小米是電商+AI公司,融合本身就是創新
與幾位放眼未來的大佬所不同,雷軍更關注AI對于企業的影響。他認為,AI并不是大公司才能實現,百度和谷歌都開放了自己的AI平臺。在這個開放的時代里,每個公司都有進軍AI的機會。以小米為例,如今的小米已經成長為電商和AI公司,而雷軍認為這種融合的理念,恰恰正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因素。
“大家覺得小米是智能手機公司,但我創辦小米時就提出鐵人三項。前些年我們的手機100%是小米網銷售,如今,小米也是電商和AI公司。我們也是一個融合發展的公司。我提出一個觀點,融合是發展數字經濟很關鍵的因素。”雷軍說。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擁抱人工智能,傳統煥發新生
同樣“務實”的還有聯想的楊元慶。楊元慶說,“如果說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是一次大跨越,那么我們現在正經歷著從移動互聯網邁向智能互聯網的大跨越。”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滲透進方方面面,聯想正試圖通過發力人工智能,實現戰略轉型。”

微軟全球副總裁沈向洋:未來將有更多垂直行業和AI結合
作為微軟唯一的華人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則更重視AI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沈向洋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垂直行業和AI結合。機器人將不僅可以完成簡單的工作,它也可以讓人類更輕松地完成復雜任務。總而言之,人工智能在未來大有可為。

互聯網之父羅伯特·卡恩:我們應該創造數字物體的社會
有著“互聯網之父”稱號的羅伯特·卡恩也出席了本次大會。卡恩指出,我們今天應對更多的是信息,而這種信息化所產生的架構可以稱之為數字物體。它有著獨特的身份。而對于這一新事物,我們應該運用起來并創造數字物體的社會,就如同我們當初創造了英特網一樣。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