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共享經濟一片欣欣向榮之態,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新業態層出不窮。但到了去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在市場上曇花一現,而后共享單車爆發倒閉潮。資本對于共享經濟的熱情不再,而接連不斷的負面新聞也讓公眾對共享經濟的觀感大幅降低,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共享經濟已經進入寒冬期。理論上看共享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在各類共享產品狂轟濫炸之后,之后其他的共享業態消費者還會買賬嗎?
在2016年期間共享經濟可以說是朝陽產業,市場上各種新業態層出不窮,而資本也對共享項目有很高的熱情,但2017過去之后共享經濟的前路卻仍不明朗,一旦商家不知道改變之前的思路,2018年共享經濟有可能真的進入寒冬期。
反思共享經濟近幾年的發展歷程,明明商家、消費者都想將共享經濟發展好,為什么最終共享產品在市場上表現不如人意?
最根本原因在于商家一直在片面的消耗公眾熱情,很多與共享關系不大的產品也在借共享經濟的名頭炒作。比如甚至有商場推出共享男友作為宣傳噱頭,不可逆的消耗公眾對共享經濟的關注度。另一方面,有的共享企業并不是有意的消耗公眾關注度,但在推出共享產品之前缺少對市場和消費者的了解,扎堆失敗的共享產品對共享經濟同樣是一種傷害。
筆者認為,即使到了今天再看共享經濟,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商家如果能真正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未來共享經濟還是有可能再次迎來繁榮。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